设置主页 加入收藏 保存到桌面
当前位置首页论文会计论文LNTY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改进研究

LNTY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改进研究

召唤武神围观:℉更新时间:2021-12-20 12:06:19

LNTY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改进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起源于上世纪 90 年代。2000 年修订的《会计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原则性要求。2006 年国资委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加强内部控制风险防范,推动中央企业科学风险管理工作的全面进行。2021 年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执行内控体系的企业必须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该指引与 2008 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已基本建成。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很多中型、大型制造企业通过从国外引进新的技术,再进行消化、吸收、创新等举措,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把制造业提高到新的台阶。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可其管理能力欠缺,环境污染控制得不到重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技术和效率都相对落后,如何有效加强管理,使得企业更好的取得经营效益,是每个企业的目标。由于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加强内部控制应该得到企业的足够重视,但是目前企业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很少企业把内控体系作为企业核心的竞争力,内控体系不够完善,并且执行力远远不够。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环境下生存,就应该对内控有足够的重视。如何更好的运行企业内部控制,使其更适宜企业行业的特点及发展现状,是企业的一项长期持续的任务。通过在 LNTY 集团的实习,管理层很重视对内部控制的改革与优化,通过本文对内部控制的优化,能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整更加实用,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为经济目标的实现起到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

1.2文献综述

Mayer C(1995)认为:公司治理是一种组织安排,服务于投资者并不断的进行激励计划,包括董事会到执行经理的各个岗位[1]。Leftwich R(1981)研究发现:在公司的董事会组成中,较高的独立董事比例能够更好地监视和限制董事会和经理层的运作,有助于提高信息披露的公正性和透明性。独立董事的比例越高,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越少,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2]。Cheng E C,Courtenay S M(2006)的研究表明:独立董事比例与会计信息质量呈正相关关系,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不显著[3]。aggi B,Low P Y(2000)的研究表明:当用 CIFAR 指数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替代变量研究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时,法律和社会文化方面会影响到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4]。Hope O (2003)认为:当社会信息环境变得复杂时,信息种类的日益丰富,文化影响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高于法律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程度[5]。Bushman R(2004)通过构建各国公司信息透明度指标体系时,发现私人信息收集、媒体传播能力等都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6]。Dechow P M(1996)通过研究美国上市公司发现:没有设立审计委员会的某些公司,在披露会计信息时,出现违规行为较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高,这可能是因为当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时,会导致企业披露更多的会计信息,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公司自愿披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7]。Hammersley S(2008)按照审计难易程度将内控缺陷分为较难审计类和容易审计类。较难审计类内控缺陷包括关键人员类、财务报告和控制环境类;容易审计类内控缺陷包括人员类、控制系统类、交易核算类以及日常业务控制类[8]。

..

第 2 章 内部控制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内部控制的概念

纵观世界,产业革命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分离,促进了内部控制的逐步完善。其大体经历了五个历史阶段,包括: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我国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由相关法律、法规、指引所推动。2008 年,我国的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等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对内部控制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目的是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

2.2 内部控制的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目标是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推动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但是,我国企业编制的内部控制手册中,把内部控制目标分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经营、报告和合规四种类型的目标。简易地把不同企业内部控制目标都确定为这四个目标是没有针对性的。不同的利益者群体对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要求不完全一样。政府部门重点关注企业合规性目标,监管机构和一般股东重点关注报告可靠性目标,大股东特别关注资产安全和运营效率目标,国有企业重点关注合规性和资产安全目标。

..

2.3 内部控制的要素

内部控制体系作为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自律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控制体系,贯穿于企业的每项经营活动。通过对 LNTY 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和改进,本文从相互联系的内部控制五要素的角度进行全面的评价与改进,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管理者应根据风险评估情况,考虑企业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具体业务层次上可接受的风险水平,确定风险应对策略。风险应对策略分为规避风险、减少风险、共担风险和接受风险等。选定风险应对方案后,各个职能及业务部门的管理者应根据各部门实际情况,具体落实企业风险控制任务。控制活动通常包括业务授权控制、职务分离控制、审查经营业绩、保障资产和检查等内容,贯穿于企业的所有层次和各个职能部门,是内部控制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 3 章 LNTY 公司及其内部控制现状......... 11

3.1 LNTY 公司简介........... 11

3.2 LNTY 公司发展历程及特征....... 11

3.3 LNTY 公司内部控制现状简述...........12

3.4 LNTY 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评价...........16

3.4.1 内部控制评价标准...........16

3.4.2 LNTY 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17

第 4 章 LNTY 公司层面内部控制体系改进方案.........21

4.1 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标准....21

4.1.1 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目标...........21

4.1.2 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原则...........21

4.2 编制内部控制体系改进计划....22

4.3 公司层面内部控制体系改进方案....23

第 5 章 部门层面内部控制体系改进方案..........32

5.1 采购与付款管理改进方案........32

5.2 生产与费用管理改进方案........35

5.3 销售与收款管理改进方案........37

5.4 筹资与投资管理改进方案........39

5.5 货币资金管理改进方案....40

5.6 人力资源管理改进方案....40

第 5 章 部门层面内部控制体系改进方案

5.1 采购与付款管理改进方案

LNTY 公司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具有多项性,原材料主要为三种,包括铜、锌、锡,其中铜的占比为 70%,锌的占比为 26%-27%,锡的占比为 3%-4%。原材料铜主要在有色金属交易市场购买,原材料锌主要在赤峰、葫芦岛等地购买,锡主要在国内锡厂采购。上诉三种金属原材料的货源充足,电解铜大概价位在 4.9 万元/吨,锌为 1.5万元/吨,锡为 14.5 万元/吨,由于原材料具有波动性,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会出现价格差异,为追求成本最小化,公司有时也会从国外进口原材料,但是也增加了风险,公司不熟悉国外产业环境,国外出口企业情况以及相关法律的差异,可能导致合同签订时相关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对一些大额、重要的电解铜采购项目,由于存在几个和公司长期合作关系的供应商,公司并没有选择采取竞价的方式来确定供应商,来保证供货的质量、及时和成本的低廉,长时间来看容易出现舞弊和采购原材料质次价高的现象。在从供应商的采购中,有时候会出现迟迟不发货的现象,个别预付账款长时间挂账,影响了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在与公司长期合作的一家企业中,采购的电解铜纯度有一部分没有达到公司采购的标准,这样会影响到公司产品的纯度和质量,万一没有发现不合格的次品会影响到公司良好的信誉。因此如何加强采购管理与合同控制,应成为 LNTY 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关键控制点。针对以上问题,有如下几点改进方案。

..

结论

LNTY 公司虽然按照本文中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要求设立了内控体系,但是由于LNTY 公司的发展及业务增速较快,很难随着公司规模的增长而快速有效的对内控体系进行严密的监督和调整,通过对 LNTY 公司的内控情况的分析,结合 COSO 的内部控制框架,研究构造适宜本公司的内部控制模式并且改进了 LNTY 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通过了解 LNTY 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概况,指出了其在内部控制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控制活动过程中销售合同审批制度落实不到位,缺少风险预警系统,资金的回收没有很好的监控导致收款环节坏账过多,预算指标缺乏客观性难以成为考核员工的有效性标准等。

第二,针对 LNTY 公司在部门层面内部控制体系运行过程中显现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措施,根据公司生产的特点,从采购原材料到原材料入库,重新规范了内部控制的流程;并且在铜板、铜棒、管材、异型材等产品的销售、物流、退换货等业务方面进行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第三,通过对 LNTY 公司内部控制的分析及相关部分的再设计,为提高企业集团化管理水平、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防范企业风险提出了合理性提议,更好地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略)

标签: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