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主页 加入收藏 保存到桌面
当前位置首页论文计算机论文谈谈科技发展对民族精神的构建问题

谈谈科技发展对民族精神的构建问题

轮回序围观:℉更新时间:2021-12-18 09:17:42

谈谈科技发展对民族精神的构建问题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研究背景

自科学技术问世以来,它向世人展示了它改造世界的强大功能,其影响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各个学术领域。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人文特征、精神风貌等能够表现该民族民族性格的内在力量,伴随着民族和国家的成长和发展。不可否认,在科学技术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影响也渐渐融入了民族精神的血液之中,生成了民族性科技;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对民族精神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有着重大的影响,衍变成带有科学技术发展特征的民族精神。这些问题也被国内外大量学者敏锐的感知,并对其深入研究。

从宏观上讲,科学技术属于广义文化的物质范畴,它从一定程度上决定民族精神的性质、特点以及发展方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民族精神,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产生民族性的影响。20 世纪 80 年代末,约瑟·奈提出了软实力;这一著名的概念。一方面科学技术在对硬实力;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国家发展软实力;的基石。民族精神是国家软实力;发展的精神支柱,引导其他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大科学;的时代背景下,民族精神的构建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科学进步与技术变革紧跟时代脚步,也使得民族精神增添了与之相应的新含义,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当今的世界性问题、中国的科技发展现状与民族精神建构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冲突对民族精神产生的影响;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民族中心主义;以及文化全盘西化,这些都是学者研究的主要问题和研究趋势。

2、选题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程度加深以及国内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科学技术对民族精神产生的影响也随之加深。本文通过对科学技术与民族精神含义以及相互作用,如何从多方面的角度建构,并对该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有助于科学技术和民族精神的双向发展。

在 21 世纪科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网络和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民族精神的提升问题的研究有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其理论意义在于将科学技术与民族精神的双重提升置于一种全新的视域下,在二者相互促进的有机进程中寻求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其实践意义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民族精神的提升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有助于稳固国际地位和保障国家安全,有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等等。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与民族精神在社会总体地位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所以二者的共同发展将推进中国社会整体发展,为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时代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科学技术与文化以及民族精神与物质文明这两方面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直接将科学技术与民族精神的建构作为研究对象是少之又少,甚至没有专门探讨科学技术与民族精神的著作出版。尤其在对于中华民族精神问题的方面,相关的国外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即便如此,研究科学技术与民族精神的建构问题的相关文献还是有迹可循的。在相关的文献中,笔者认为,国内外学者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民族精神建构的问题研究中主要把重点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是科学技术内在的各个因素对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民族精神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及其结果。对于这两方面大部分都是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其次是科学技术建构民族精神的时代背景,包括全球化、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一些学者对于这类问题大部分是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对策和方法。依据这些特点,下面将前人的文献以及研究分为以下两类:

1、科学技术与民族精神的相关性研究

许良在《技术哲学》中谈到: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社会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因而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现实去抽象地谈论技术问题。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但不是唯一的力量,二者间没有机械的因果决定关系。1、任何技术都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某种先验的东西。2、技术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而技术又不完全是被动的奴隶,其目标并非完全由人来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主人。;

从宏观角度看,科学技术处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下,它的产生和发展遵循着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技术又属于一种广义的人类文化形态,受人类思维的影响。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高层次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指导着人类的行为。民族精神的特征和发展状况同样也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无时无刻不生存在民族传统这片沃土上,它的产生和发展受到民族文化、社会道德、民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影响,生成适应该民族精神的科学技术。

二、科学技术与民族精神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创造了许多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各国家各民族的精神也因此得到了提升。国内外学者也注意到科学技术与民族精神的关系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

那么,什么是科学技术?民族精神的含义又是什么?它们各存在什么样的特点?关系又是怎样的?本章主要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

(一)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不竭力量。科学技术是怎样诞生的?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又经历了怎样的沧桑?这是在研究科学技术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的。

1、科学技术的含义

若要了解科学技术的含义,首先要将科学技术;拆分为科学;和技术;,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很久以前科学;是孕育在自然哲学中的,后来才渐渐成为独立的学科。科学;一词早在古印度语中指的是特殊的智慧;,古拉丁语中也有科学;的表述,泛指知识;和学问;。科学;在古拉丁语中为Scieta;,后来译成Science;,就是科学;。19世纪70年代,日本人将Science;一词译成科学;,这就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在现代,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指人类认识自然、社会、思维的活动和由此形成的知识的总和。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狭义的科学指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与知识的获得,即人在好奇心、怀疑心的驱使下,对未知事物提出假说,通过验证而认识事物、形成知识的过程。

科学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体系,最直接地物化为生产力,成为精神文明体系中的组成部分。科学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实践性、可检验性。

技术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用石头制成工具的行为就是技术。技术;一词源于希腊语,是技能;、技艺;的意思。技术同科学一样,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活动的手段与方法的总和,包括生产性技术和创造性技术。狭义技术通常指的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的方法、手段和活动的总和,是在人类历史过程中发展着的劳动技能、技巧、经验和知识,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及其规律的手段,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重要部分。

技术的构成有两方面,一是从事技术活动的硬件设施,二是从事技术活动的知识、经验储备,二者缺一不可。技术具有实用性和可操性的特点。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错综复杂,尽管它们的含义不同,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科学源于技术,技术以科学为指导,并引导技术更好地发展。现如今,科学技术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科学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技术离不开科学的储备。;科学技术日趋一体化。文中将不对科学技术作过多的区分,所提到的科学技术将视为整体。

(二)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积累的民族文明的精神体系,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带领民族向前发展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所涵盖的内容、特点,给社会带来的作用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1、民族精神的含义

近年来,对民族精神的研究成为热点话题,国内外学者对民族精神的理解也是莫衷一是。民族精神概念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民族精神强调民族形成过程中积极的、进步的、优秀的思想和精神;而广义的民族精神不仅仅涵盖了狭义中的内容,还包括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消极的、腐朽的思想与精神。本文中探讨的民族精神大多数是属于狭义的民族精神,故本文倾向于这样的总结:民族精神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具有自觉能动性、实践性的高层次的人类精神,是民族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命观的集中体现,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和体现。下面对民族精神的具体含义作充分的解释。

首先,民族精神是长期处在共同的地域、共同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都具有属于本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特色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本质的特征。不论是外在的民族服饰、民族语言、民族习惯,还是内在的民族文化、民族思维、民族价值观等等,民族特色反映出民族主体鲜明的民族性。在民族精神的角度看,民族特色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其次,民族精神是承载在一个民族千千万万的个体上,多数个体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影响民族精神的形成,影响民族精神的动态发展,使其具有自觉能动作用,进而更加有效地指导民族实践。

最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积淀。长期生活在共同地域的人形成共同的民族文化,在共同的文明的影响下生成共同的民族世界观、价值观。一个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决定一个民族的民族追求,是衡量其民族精神发展水平的标准。若没有正确、科学的民族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支撑,这个民族很难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民族精神的外延

民族精神的外延是指在讨论民族精神的过程中,与民族精神相互包含、密切相关的元素,这些元素催生了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之中也存在它们的特点,相互交融。

(1)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是一个政治概念。由于历史情况复杂多变,一个民族不一定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可以吸纳多个民族。当民族以国家的形式确立,受统治阶级和社会主流思想文化影响,即便是多民族国家也会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大致相同的价值观与民族取向,进而内化为民族精神。

(2)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指该民族自形成和发展以来积累的包括物质、制度、精神的全部成果。民族文化包括了该民族的民风、民俗、民族信仰、民族价值取向、民族审美情趣、民族思维方式等等。民族精神不等同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是从民族文化中汲取精粹,形成民族文化中符合民族发展规律、促进民族长远发展的先进思想,引导民族发展方向。

三、科技发展与民族精神的溯源.......................12

(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民族精神的萌生................12

(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曲折发展与民族精神的崛起..............14

(三)中国现代科技腾飞与民族精神的振兴..........15

四、历史发展进程中科学技术对民族精神的影响........19

(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民族精神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19

(二)中国近代民族性科学技术曲折发展引发的思考..............21

(三)科技全球化给民族精神带来的挑战..........23

五、科技发展建构民族精神的实施途径............25

(一)以科学精神支撑民族精神...........25

(二)以国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培养民族精神........26

(三)以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民族精神..........28

(四)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保障民族精神................30

五、科技发展建构民族精神的实施途径

(一)以科学精神支撑民族精神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科学精神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科学精神的发展水平对于民族精神的倾向性也存在影响。 在五四;运动时期,人们渐渐认识到科学精神的重要性,许多饱学之士洞悉到科学精神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思想源泉,开始大力宣传,科学思想渐渐传播开来,科学精神也慢慢融入民族精神之中得到发扬和传承。1916年,留美学生任鸿隽在其《科学精神论》中最早使用了科学精神;这一名词,称科学精神为科学发展之源泉;。科学精神是在寻求真理和把我科学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促进科学发展的价值观念支撑体系。它区别于具体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属于深层次的方法论和价值观。时至今日,对科学精神的含义的界定也是众说纷纭。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科学精神的各个方面进行不同层面的剖析和阐述,这样也给日后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参考。1942年,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发表了一篇名为《科学的规范结构》的文章,该文中,他将科学精神具体化为四种规范,即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性。笔者认为,当今的科学精神涵盖以下内容:积极求知的探索精神、尊重事实的理性精神、勇于怀疑的批判精神、不畏艰辛的实证精神和激励开拓的创新精神。

1、积极求知的探索精神

树上的苹果为什么会掉在地上?;由于对这个看似简易而又蕴含丰富哲理的问题的好奇,引起了牛顿的思考,并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科学起源于好奇。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类现象产生疑问,并挖掘问题的根源,进行反复实验,总结客观规律,才能产生科学。在揭示客观现象和总结规律的过程中,科研工作者强烈的求知欲、对事物本质的探索,是他们投身科学研究的最根本、最初始的动力,探索精神也是科学活动产生的重要思想前提。

结语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科学技术与民族精神都发挥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作用,通过对二者关系的阐述和研究,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科学技术发展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异同点,并能够相互促进。以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科学技术与民族精神的互动性更有实践意义,从中进行反思,吸取教训,总结现实意义。进一步探讨运用科学技术建构民族精神的方法途径,从而利用科学技术提升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振兴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怎样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以及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聚集中国力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毋庸置疑,运用科学技术是顺应国际发展趋势的一种有效手段,值得深入探讨。

由于能收集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本人的学术水平有限,感到对科学技术与民族精神建构方法之处的研究不够深入,只是起到投砾引珠的作用,希望更多的学者能够关注和研究此问题,丰富观点和看法,进而收获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过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深深体会到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以及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希望本文能为科学技术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研究中提供新角度和新思路,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民族精神的提升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略)

标签: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