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主页 加入收藏 保存到桌面
当前位置首页论文计算机论文职称评审网络化系统体系结构概述

职称评审网络化系统体系结构概述

拳头寂寞围观:℉更新时间:2021-12-18 11:44:36

职称评审网络化系统体系结构概述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传统高校的职称评审方式是由申请人先填写一份纸质的评审表,然后送交评审部门,由评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评审表进行审核,如有内容填写不当或者填写错误,则评审部门需要通知申请人重新填写;有些教师教学资历较深,所获奖励众多,因而提交的材料甚巨,并且参与审核的部门甚多,提交材料较多重复,以上情况必将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评审工作流程较为复杂,人工参与的评审方式难免会有差错发生,也会给参与评审的个人带来损失。纸张作为介质这种方式的流通性也较差,会使评审工作周期变长,造成时间的浪费。因此开发一套由计算机代替人工的职称评审系统尤为重要,本系统就是借鉴高校传统评审流程开发的一套便于评审任务顺利进行的系统。

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下的当今,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的交流以及办公的形式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一时段某一地域的限制,传统的办公形式和决策模式已经不能再满足人们对时效的要求,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企事业单位开始构建自己的基于Inter和Intra的信息管理系统,以便于对公司日常事务和办公的科学管理,进而做出合理高效的决策。而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使得三层或多层结构的B/S 架构越来越多的被企业做采用。使用 AVA开发语言和2EE开发架构用于系统的开发,不仅提高了系统的高效性、可移植性,也有利于系统的后期维护。利用这些新技术可以减轻个人工作负担,同时节约了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1.2 课题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

通过职称评审网络化系统,申请人可以通过计算机登陆系统填写评审需要的各种信息,系统对于这些评审信息加以限制,防止申请人填写不当或者填写错误,这样就不会出现提交的申请表不符合申请标准,也不需要人工对评审表进行审核;职称评审系统中记录了申报者的所有业绩,且经过确认核实,可通过系统查询出来并可自动生成相关规范性文档,便于申报者完成填表工作,且无需为校内有评审权的学科重复提供大量原始材料,减轻了申报人的填表负担;人事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都可以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存储,经过审核后录入到系统中,已经在日常工作中完成了审核程序,在职称评审阶段,人事部门不必再次集中审核申报材料,只需提供符合条件的记录即可,简化了审核流程,节约了审核时间。申请人通过系统提交申请表之后,由数据库来保存申请表资料,申请表评审人员通过系统提取申请人填写的资料来进行审核,有效减少人工浪费,和纸张资源的浪费,同时提高了效率;评审过程中,投票方式采用在线投票,统计票数也由计算机完成,有效避免了投票过程中出现的错投、多投、漏投等现象,防止了人工统计票数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完全满足了职称评审这一严肃的工作中要求的公平、公正和透明性。

本系统中所有评审材料数据在网上公开,对所有人可见,被所有人监督,即增加了申报材料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又体现了评审的公开性和公平性;同时,所有评审数据利用信息化办公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办公的;特点,通过网络流转,简化了繁复的填表工作和材料核实过程,使评审流程更加高效合理;突出了评审工作在整个流程中的核心地位,弱化了其他外在因素对评审工作的影响,将工作重心放在评审工作上,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评审系统的智能判断功能,减少了评审工作中人为因素对评审结果的影响,同时减小了工作中出错的概率,提高了评审工作的准确性;最后,所有申报材料存储于系统中,具有可追溯性,在评审工作出现问题时,便于寻找错误,且存储的申报材料可被其他申报者参考,方便其他人的申报过程,加强了资源的利用。

第二章 职称评审网络化系统需求分析

2.1 系统需求简介

传统职称评审的工作流程图如图2.1所示,具体工作流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申报阶段,持续时间为三到五个月。首先人事处发布职称评审工作启动信息和本次职称评审工作具体的要求,包括申报截止日期、拟评审专业学科等,以便全校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做好准备工作。然后进入自由申报阶段,各学院各部门有提高职级意愿并且自身条件满足人事处发布的参与人资格的要求时,其可以申领纸质表格,填写所需要信息并提交各类申报材料和相关获奖证书等。

第二阶段为审核阶段。参与审核工作的主要部门有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处、社科处、科技处以及学院(系)。以上六个部门各行其职,审核申报人的其中一部分材料。申报人所填写的资料被所有部门审核通过后,才能进入下一步送审阶段。六个部门审核工作本可以并行进行,同样一份材料必须复制六份以上才能保证同时进行,造成资源浪费。但如果一份资料六个部门一次审阅,又会造成时间浪费。平衡资源和效率也是本系统的重要问题。学校职称评审工作组下达评审指标给各个学院评职称审工作组,各学院职称评审工作组在本学院通过审核的人员中挑选指标范围内的参与职称评审的人员作为强烈推荐人员,并且提交强烈推荐人员名单给学校职称评审工作组。学校职称评审工作组收回强烈推荐人代表作,整理强烈推荐人的资料,开始正式进去评审工作准备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评审阶段。学院职称评审工作组提交通过人员名单给学校职称评审工作组,学校评审工作组经过审核后,下达一定指标给各个学院。评审工作小组整理提交的申报人材料并组织召开学科组会议和高评委会议。在本阶段,采用纸质投票方式,往往会出现多投、错投、漏投等现象。统计票数也由人工进行,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计算错误,造成参评人员的不公正待遇,同时也浪费了时间。

2.2 需求分析

在进行系统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完成系统的需求分析,明确用户对系统的需求,确定系统的需求规格说明,然后才能进行详细设计和开发。 高校职称评审系统是建立在上述需求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各个部门所需,在协调各个部门之间工作配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套完善的系统。

2.2.1 功能需求分析

1. 基本概念

(1) 申报部分

申报人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现任技术职称、申报职称、最终学历和学校毕业院校、任教学科与教师资格证号、出国经历和转评职称时间名称;教学工作量包括带课科目数、年度教学工作量、减免工作量与总工作量。

提供相应的申报材料,包括所获证书、论文著作和科研支撑材料等。

(2) 审核部分

主要包括学院(系)、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部、科技处、社科处等职能处联合去各申报单位现场审核,审核结果报学校职称评审工作组。主要工作如下:

学院(系)对申报人填写的各类信息真伪进行确认。

教务处、研究生部审核申报人教学情况及教学获奖情况。

(3) 评审部分

主要包括各学科组评审会议和高评委会议两个部分。

评审会议主要由学校评审工作组组织召开,学科组会议是申报人所在学科组负责召开,通过审阅每个学科组中满足条件的申报人的基本材料和各种申报材料,以不记名的投票方式推举出更为满足条件的申报人名单,并进行下一个评审环节。学科组会议满足条件的申报人员名单送交高评委会议进行第二轮投票。高评委会议同学科组会议流程基本相同,只是参与者有所不同,学科组会议是各学科组评委参与投票,高评委会议是由学校的高级评委成员进行投票选举。

第三章 职称评审系统整体设计 ..............10

3.1 职称评审系统整体设计思想 ............ 10

3.1.1 职称评审系统体系结构 ................. 10

第四章 职称评审网络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41

4.1 工作流技术.....................41

第五章 职称评审网络化系统实现与测试 ..................46

5.1 职称评审网络化系统实现..................46

第五章 职称评审网络化系统实现与测试

5.1 职称评审网络化系统实现

5.1.1功能简介

1.个人申报子系统

主要完成职称申请人申报材料录入及支撑电子版附件上传工作,并能浏览和下载自动生成的制式评审表和评审简表文件(PDF 格式),最终确认提交。个人申报子系统基本信息录入界面如图5.1所示。

2.人事处管理系统

本系统,人事处工作人员可全面了解申报情况、审核申请人资料、全面掌握审核情况、分配指标、维护学科组、校评委信息、打印生产评审总结报告(系列报表)等。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本文通过对高校职称评审工作进行需求分析,结合相关评审流程的具体要求,利用 UML 对高校职称评审系统进行了相关的设计和建模,结合关系型数据库SQLServer2000,Myeclipse6.1 开发工具和 tomcat 服务器,完成了高校职称评审系统数据库方面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具体的工作总结如下:

本文通过对高校职称评审工作业务流程和用户需求进行了需求分析,并利用 UML完成了系统需分析建模、业务建模和数据库建模。

1. 依据获取的需求分析结果,完成了对高校职称评审系统的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工作。主要包括系统的整体框架设计和系统各个子功能模块的设计。

2. 利用 SQLserver2000 关系型数据库,完成了高校职称评审系统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和实现,并对本系统的数据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

3. 利用信息编码算法实现了索引一类信息的树形结构的设计。实现了 PDF 快速生成功能。并对本系统时间逻辑控制的构想提出了技术展望。 4. 利用 Myeclipse6.1 开发工具、SP、Servlet 以及 Tomcat 服务器完成了高校职称评审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开发。

5. 本系统严格按照 V 模型进行相应测试,经过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以及验收测试,最终保证了系统的需求得以实现。

6. 本系统经投入使用后,运行效果良好,给职称评审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与传统的职称评审系统相比,本系统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评审效率;采用量化控制,保证评审公平;评审信息公开,提高评审透明度;参与部门众多,处理机制复杂。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