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主页 加入收藏 保存到桌面
当前位置首页论文硕士论文环境工程硕士论文范文

环境工程硕士论文范文

无限智者围观:℉更新时间:2021-12-19 08:44:17

环境工程硕士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环境工程论文,环境工程学是在人类同环境污染作斗争、保护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从开发和保护水源来说,中国早在公元前2300年前后就创造了凿井技术,促进了村落和集市的形成。后来为了保护水源,又建立了持刀守卫水井的制度。(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强烈推荐一篇环境工程论文,供大家参考。环境工程硕士论文范文第一篇第一章 概 述1.1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现状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已进入后工业时代,一方面在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又不断经受环境、资源约束的考验。20世纪4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的出现及其严重危害推动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研究的兴起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确立,环境保护工作开始由被动治理向积极防治转变。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关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是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法律化、制度化,是国家通过去对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对象、范围、内容、程序等进行规定而形成的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一套规则。1970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美国首次出现至今,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建立了自身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各个国家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范围、程序、方法等方面有以下变化和特点[2-5]。评价对象,从单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转化为对大型综合项目的累积影响评价,从工程的影响评价扩展到对政府政策的影响评价,即战略影响评价。对于资源开发、能源利用等方面的环境影响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评价的理解由单纯的环境污染评价扩大到整体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6]。评价的范围,从单纯考虑对自然因素的影响发展到包括社会和经济影响在内的全面环境影响,出现了新的环境影响评价形式,如环境风险评价、视觉影响评价、健康影响评价、社会影响评价等等,并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1.2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从1949年到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期间,中国工业化程度不高,环境污染尚不严重,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还不足,因此,环境立法零星,且主要只针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尚未引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35]。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对污染进行治理只是一种亡羊补牢;的行为,真正的保护应该是预防,环境影响评价就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预防手段。我国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制度建设﹑能力建设﹑重点领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从源头控制污染,实现污染物质的减量化﹑无害化 ﹑资源化的全过程控制,更从政府决策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环境影响评价从单纯的建设项目扩展到各类发展规划,规划的范围和水平使规划环评能够更好地解决长期的区域性的环境问题[36,37],有助于分析项目的累计影响,特别是近几年国家的规划,环评通过对定量分析及变化趋势,真正掌握区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未来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为国家规划决策,提供数据依托,将环境因素纳入到决策的过程中,使规划更能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只重视眼前的、直接的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也就是认识生态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的过程。在认识、掌握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为合理部署工业、农业、水利、林业、渔业、牧业及人口结构布局提供了可能[38]。对环境造成危害,经济影响评价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措施,对小型企业也是如此,切实有效地普及小型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39]。第二章 建设项目地区环境概况2.1 自然环境2.1.1 地理位置东莞市地处广东省中南部、东江下游、珠江三角洲腹地,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地处东经113o31′–114o15′;北纬22o39′-23o09′。最东是清溪的银瓶嘴山,与惠州接壤;最北是中堂大坦乡,与广州市、惠州市隔江为邻;最西是沙田西大坦北的东引运河中心航线,与广州市隔海相望;最南是凤岗雁田水库,与深圳市相连,毗邻港澳,处于广州至深圳经济走廊中间。西北距广州59m,东南距深圳99m,距香港140m。东西长约70.45m,南北宽约46.8m,全市陆地面积2465m2。桥头镇位于东莞市东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穗深港经济走廊之间。距京九、广深、广梅汕铁路交会点东莞站仅8m;沿东深路、东部快速路、常虎高速、广惠高速往香港、深圳、珠海、广州分别约一小时车程。全镇总面积56m2,是供水香港的东深供水工程源头。2.1.2 地形地貌东莞市地质构造上,位于北东向罗浮山断裂带南部边缘的北东向博罗大断裂南西部、东莞断凹盆地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 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 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m,坡度30℃左右,银瓶嘴山主峰高898.2m,是东莞市最高山峰;东莞握东江和广洲水道出海之咽喉,有海岸线 115.94m,海域面积15000hm2,浅海滩涂面积4500hm2,主航道岸线53m,虎门港湾是建设深水港的良好地址。..2.2 社会概况桥头镇位于东莞市东北部,全镇面积56m2,下辖17个村(社区),总人口16.7万,其中户籍人口3.6万。镇区东北部有广惠高速公路、东部快速干线与广州、东莞市区相连,西南部有莞佛高速、潮莞高速与珠三角环线、京港澳高速互联相接,1小时车程可到香港、广州、深圳等机场和葵涌、盐田、黄埔等港口。境内有闻名中外、供水香港的东深供水工程,是广东省中心镇;、 中国荷花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荷文化艺术)之乡;。桥头镇拥有内资、外资企业1000多家,已初步形成电子信息、五金塑胶、彩印包装等产业集群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完善城市配套功能,优化城乡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2021年,桥头镇抓好交通工程建设,轨道交通 R3线延伸到桥头、番莞高速延长线经过桥头,省道 S120桥头段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动工。纬四路、经三路、李屋路等村际联网道路工程进入施工阶段,友谊路、宏达三路、宏达四路的升级改造顺利完成。桥头新汽车客运站落成,公共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启动政府储备土地工作,虎尾岭、田新保荣厂先后纳入镇村联合储备范围。此外,抓好环保生态工程,完成小海河水体修复试点工程的工程立项、方案设计和监督招标等工作。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启用,截污主干管网管道全面完成铺设。..第三章 环境质量现状..... 93.1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93.1.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93.1.2 水质现状评价......... 103.1.3 评价结果及分析....... 113.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23.3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9第四章 工程建设分析.... 214.1 项目由来.......... 214.2 项目概况........ 214.3 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分析.......... 284.4 运营期物料平衡分析....... 304.5 主要污染物分析.... 3244.6 清洁生产分析...... 33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55.1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55.2 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预测与评价...... 365.3 声环境质量影响评价....... 415.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445.5 地下水污染环境影响分析.......... 445.6 生态与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445.7 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45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项目厨房含油污水经隔油隔渣池,一般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三级标准排入市政下水道,进入桥头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小海河;车间地面不采用水冲洗,项目每月用湿拖把对车间地面清洁一次,拖地板废水约为 12m3/a,建设单位将其交东莞市零星废水处理中心回收处理。初期雨水经沉淀池预处理后排入雨水管网;因此,本项目的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着重评价生活污水进入桥头污水处理厂的可行性分析。桥头污水处理厂和截污管网已建成运行,项目所在地为桥头污水处理厂的纳污范围。项目产生的员工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水质能满足污水厂的收水水质要求排放至市政管网,纳入桥头污水处理厂处理是可行的。项目日排生活污水量为 8.1m3/d,仅占桥头污水处理厂首期处理能力 0.02%,且项目外排污水为生活污水,污水水质与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类似,对其微生物菌种基本无影响,因此,该项目对桥头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带来的冲击很小,经该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后,CODCr、BOD5等有机污染物降解明显,对水环境影响较小。..结论(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从监测结果分析可知,各监测点的 NO2、SO2、PM10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要求,另外,甲苯二异氰酸酯、VOCs 也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所在地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能够达到相应的功能区要求。(2) 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纳污水体小海河的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地地表水环境 pH、石油类、SS、LAS 达标外,其它指标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中的Ⅲ类标准。说明小海河不符合Ⅲ类标准要求。(3) 声环境质量现状由监测结果可知项目东北面、东南面、西北面昼夜间监测值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所规定的 3 类标准,西南面昼夜间监测值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所规定的 2 类标准,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符合功能区的要求。参考文献(略)环境工程硕士论文范文第二篇1 引言1.1 选题背景和意义森林是全球生态系统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地球上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它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等林产品,而且还拥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及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1-6]。因此,它们对维护地球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森林的开采和破坏已经超过森林的的自身承受能力,造成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和退化,这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世界范围的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已构成 21 世纪全球环境发展的七大难题之一,据统计,世界上曾经有 6.5×109hm2森林,但在近 8000 年内减少了 40%[7],其中近 30.77%(约 2.0×109hm2)是近一百多年以来人为干扰的直接结果,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的关注[8-11]。因此,保护当前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以及恢复和重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提高其生态服务功能,是完善生态环境状况的关键所在。森林生态系统(Forest Ecosystem)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光、热、水、气、土壤等)综合组成的生态系统,它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能量流动的生态科学。它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以及功能过程多样性等,形成了分化、分层、分支和交汇的复杂的网络特征。它的立体成分体积大、寿命长、层次多,有着巨大的地上和地下空间及长效的持续周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组成最复杂、结构最稳定的生态系统,对其他陆地生态系统有较大的影响作用。森林地下空间即为森林土壤,它不仅是林木生存的物质基础,还构成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微生物是森林土壤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它们的生存活动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及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土壤结构的变化均有一定的影响;相反,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及土壤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土壤生物活性和数量的变化,因此研究土壤生物与周围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影响,可以为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平衡,防止土壤退化和森林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