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主页 加入收藏 保存到桌面
当前位置首页论文文学论文试论阿来嘉绒文学叙述的民间伦理

试论阿来嘉绒文学叙述的民间伦理

零界使徒围观:℉更新时间:2021-12-18 11:34:08

试论阿来嘉绒文学叙述的民间伦理

这是一篇文学论文,本课题通过观测阿来文本的嘉绒民间,以民间伦理为切入点,发掘嘉绒民间伦理的呈现特征,分析阿来民间伦理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阿来民间的叙述策略。

一 嘉绒叙述;和民间伦理;概念界定

(一) 何谓嘉绒叙述;

阿来的嘉绒民间,犹如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马尔克斯的马孔多、莫言的高密东北乡,他的文本是对于嘉绒的想象,他展现的是地里的嘉绒,历史的嘉绒,文化的嘉绒,是嘉绒族群的真实存在。毫无疑问,嘉绒藏区;是一个确指。嘉绒藏区在地理上位于四川的西北部,与西藏的东北部靠近,虽然行政上属于四川,但是人文地理上属于西藏。在《大地的阶梯》中,阿来追溯到吐蕃时代,他指出在吐蕃强盛时代,嘉绒地区是吐蕃军队与唐王朝军队反复争夺的军事要冲。吐蕃军队长期驻守,多数士兵与当地土著通婚,这些武士平时也过着农耕生活,农闲时就放牧或者狩猎,战时就拿起武器投入战斗,这样的结合,就形成藏族中与众不同的一支。在吐蕃强大军事力量的护航下,藏文化尤其是藏传佛教也传入该地区,使嘉绒地区纳入藏文化范畴。这一地区原本信奉的是来自西藏的本土宗教苯教,该地区土司的族源大鹏鸟卵生;的神话就源于苯教卵生神话,苯教深刻的影响着嘉绒族群的方方面面。从文化上区分,青藏高原地域辽阔,部族众多,语言发音也存在区别,习惯上有康巴方言、拉萨方言、安多方言的划分,相应的称这些方言区为康巴藏区、拉萨藏区、安多藏区。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州与阿坝州的山区谷地还有使用古藏语的嘉绒藏区;,生活在这里的藏民族现在被称为嘉绒藏族;。20 世纪 30、40 年代,关于嘉绒地区的现代研究逐步展开,生活在这里的族群被称为嘉绒族;,直到 1954 年,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族群才被认为是藏族;的一支,被称为嘉绒藏族;。李茂、李忠俊合著的《嘉绒藏族民俗志》认为嘉绒;是一个地域概念,因该地区 嘉莫·墨尔多;神山而来。在藏语中该地区被称为嘉尔木·察瓦绒;,具体意思就是:墨尔多神山周围的农区。阿来对于嘉绒;的释义也做过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单从意义学角度诠释,‘嘉是汉人或者汉区的意思,‘绒是河谷地带的农作区;①,二者合称意思就是靠近汉地的农耕区。综上所述,嘉绒;是地理的嘉绒、历史的嘉绒、文化的嘉绒,在藏区、在中国、在世界的坐标上,都有着它的与众不同性。由此,嘉绒的民间构成了解读的厚重性和与众不同性。

........................

(二) 民间伦理与阿来的嘉绒叙述

想要挖掘阿来嘉绒民间伦理的与众不同性,必须首先对民间伦理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当然并非用文本去验证理论的正确性,而是在理论的基础上,探寻作家创作的与众不同性。雷德·菲尔德在《农民社会与文化》中认为,历史有大传统;和小传统;,关注民间;是史学领域中社会史的一种转向,史学家目光向下;,关注民间小传统;,就要全面准确的把握传统伦理文化。而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根源于民间生活,引导规范着大众的普遍行为模式,因而能够真实的反映一个民族整体的精神面貌。目前,国内对民间伦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具有延伸的必要。贺宾认为,民间伦理是与正统教化伦理相对的,因此,民间伦理具有着边缘性特征,属于被支配、被建构的对象化存在。同时民间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日常生活的世界,它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因此,人们注重现实的功利性远甚于重视理性的思虑。民间伦理之于民间具有教化功能,维护了民间秩序。相对于正统教化,民间伦理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和渗透力,对正统教化起到某种程度的修正、批判功能。而正统教化伦理对民间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压抑和遏制倾向,民间伦理对这些压抑和遏制起到了疏导功能,使民间生活欲望得以宣泄。陈思和在文学史的架构内首先提出民间理论。认为民间不是专指传统农村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社会;,而是指一种非权力形态也非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形态的文化视界和空间,渗透在作家的写作立场、价值取向、审美风格等方面;。在文学文本中,民间;成为了审美的客体,是一个藏污纳垢;的空间。王光东对民间;做了进一步的延伸,梳理了新文学的发展历程,认为民间;在作家文本中呈现三种不同的民间理念,即启蒙视角下的民间理念、与政治意识形态相关的民间理念、从民间立场理解民间;的理念。其中第三种民间立场的特征就是,作家在描绘景物;、叙述时间;、塑造人物;时,总是以民间的视角来观察,用民间的心灵去感受,以民间的生存逻辑和伦理道德标准作为价值尺度。他还指出社会学的民间;与文学的民间;的区别,文学的‘民间不同于事实的民间,文学的‘民间不仅有不平不满的宣泄,也直率地表示着对爱的自由的向往;。而这第三种民间立场在当代文学中得到了延续,并且诉诸着作家的民间理想,陈思和指出当代文学发展到二十世纪末,经历由国家理想到放弃理想,再到迎合市场经济,回避了诸种不容回避的问题。因此 90年代,一部分作家转向民间立场,从民间树立生活的理想价值,以新的、健康的审美意象来表述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阿来的文本无疑是对嘉绒的想象,承载着阿来的民间理想。

........................

二 阿来文本的民间伦理特征

(一) 民间伦理与土司制度的对立

至今,我们依然很难说,阿来对于土司时代的观照是否已经尘埃落定。从已有文本《尘埃落定》、《行刑人尔依》、《月光下的银匠》以及非虚构文本《瞻对》来看,无不显示出阿来对于土司制度的嘲讽、怀疑和批判。阿来书写这样‘上流堕落的故事是很难把自己的灵魂安放其中的。他必须向下再向下,下到底层民间。《行刑人尔依》、《月光下的银匠》补足了《尘埃落定》的‘下层的空洞;。在等级森严的土司制度下,那个时代订出的规矩是叫人向下而不是叫人向上的。骨头沉重高贵的人是制作这种规范的艺术家;,压抑的土司世界,对人性的戕害无一幸免。阿来为了冲破这种压抑性,总是复苏小人物身上人性的光辉。《尘埃落定》中傻子精神上的迟钝,在所有人看来是麦其土司禅位的最好现实,因此傻子对于自己的傻也心安理得。他可以无所顾忌,一个傻子像儿童一样童言无忌;,无法用土司的规范去束缚他。同时,阿来又使他具有大智若愚的一面,或者说傻子具有现代人的意识,机缘巧合下,他不经意间对于土司制度的透视,总能抖落出人物庄严背后的鬼胎,土司制度的存在已经难以疏导、排解族群生活的诉求,生活不再流动,犹如一潭死水。

如果说土司制度对于个人的戕害,阿来描绘的触目惊心,那么他对于群像的展现则极具戏谑和嘲讽。中篇《行刑人尔依》中,当土司的战争陷入胶着现实后,交战双方竟然相约出战壕晒太阳,并且发出看吧,伙计们,我们这样像是在打仗吗?;②的困惑,无疑,这是对土司战争的极大嘲讽。士兵对于战争没有目的性,他们也只是功能性的人。战争中,士兵只是战争的工具,尔依只是行刑的工具,哪怕是父子兄弟,依然刀兵相见。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战争破坏了民间的家庭伦理,自戕的结果只能是历史的归零;。这也就是阿来在《瞻对》中对于土司制的洞见。在土司制下,如果说个人有着选择的权利,那也是选择背叛一个土司而从属于另一个土司,在《尘埃落定》中,罂粟的种植造成人为的饥荒,拉雪巴土司制下的难民,杀死了忠诚于旧主的寨首,并未揭竿而起,而是投靠了麦其土司。傻子;少爷感觉到难民沉默中产生的巨大压力,面对难民轻微举动产生的巨大声势,傻子;内心感觉到了一种恐惧。阿来这样的情节设置,暗示了民间潜在的巨大力量,但这股力量有着巨大的破坏力,不一定有相应的创造力。

............................

(二) 民间伦理与国家伦理的对话

在展开文本分析前,我们有必要对国家伦理;的概念做一个界定。田文利认为国家伦理是指一个国家作为一个现实存在的实体所具备的道德性,国家伦理的主体是一个现实的国家,包括一个国家的整体及其组成部分都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①在她的阐释中,国家伦理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维度。鉴于嘉绒藏区与国家的从属关系,那么我们仅仅采用她对内的阐释,对内而言,国家伦理是国家作为一个主体对其全体国民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伦理关怀是国家与公民发生相互关系时国家所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对自己本国的国民而言,国家应当具有保障自由、为人民服务、公平正义、自由民主、宽容和谐、和平稳定、共同富裕等到的属性;②,由此可见,国家作为一个道德实体,充当着守夜人;的角色,对国民有着生存照顾;的职责。作为上层建筑,国家与民间对接中,在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履行其职能时,不可能一刀切;的实施道德规范。民间与国家产生一种对话关系,对国家道德规范形成某种程度的修正与转化。尤其是嘉绒藏区,作为民族地区,受历史、文化的影响,国家的治理更要拿捏好尺度。阿来文本中,国家对于嘉绒藏区的介入方式就是现代法律、条文规定、报纸、伐木场、勘探队等等。嘉绒藏区纳入新中国的范畴,这不仅仅是政治的变化,这也意味着该地区与汉地的发展开始进入同步时代。在文本中,来自内地的每一次政治运动都会波及这里,嘉绒村落都会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参与其中。嘉绒藏区不再是一个相对独立、自足自在的封闭空间。这里已经被纳入到国家的宏观计划;当中,对于这里的资源,森林的采伐,矿产的勘探,国家都有着统筹安排。相应的,对于民间也就提出了必要的约束,比如林木禁伐,猎物禁猎。但这些都超出了嘉绒族群的认知范围。封闭的土司时代,对于资源的需求是有限的,因此自然生态形成了良性循环。《空山》时代,非原生力量的介入,打破了这种平衡。期间,国家伦理与民间伦理展开了激烈的对话。在强势外来势力面前,机村只能保持沉默,默默承受外来势力对他们先入为主的阐释,无力辩驳,但机村人有着自己的是非论断。

......................三 阿来对嘉绒民间伦理的反思 ....................... 19

(一) 压抑与疗救 ........................... 19

(二) 阿来叙述的民间理想 ......................... 22

四 阿来民间叙述策略 .......................... 25

(一) 诗意的民间 ......................... 25

(二)多声部;的民间 .......................... 28

四 阿来民间叙述策略

(一) 诗意的民间

........................

结语

阿来的嘉绒民间在外在因素的冲击下,正在发生悄然的变迁,归根结底是人的心理变迁,是民间伦理的变迁。在土司时代和新时代,民间伦理经历了打破与建立的过程。变迁的伦理关系对信仰、对生态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些是阿来文本中显著的特征。阿来通过展现民间的变迁,达到对个体的关怀。生活方式的变迁,最后一个;在历史中沉寂,他们的歌哭悲欢不应该随风飘散,他们的精神向往需要我们回望。在喧哗的时代,开放的嘉绒难以避免外界太多的诱惑,为了守护嘉绒的美与真实,民间的生存诉求亟待解决。面对这些,阿来从来都不能置身事外,他用忧虑的目光打量着嘉绒,在警醒族群得到与失去的同时,他在眺望未来,思虑着空荡荡的嘉绒该走向何方。阅读阿来的文本,让浮躁的内心变得沉静。自然万物瞬间的变化在他的笔下变得可观、可感,使稍纵即逝的景观变得绵长久远。人物心理情绪的波动,与历史、文化、伦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独自一人物都有着族群的烙印。阿来笔触细腻,再细微的事物都暗藏乾坤。读阿来,使我们对身处的世界心生敬畏。阿来文本的普遍性指向,让我们反观自身,对着嘉绒这面镜子,我们看到了自身,敬畏生活,敬重生命,每一次得到与失去都需要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略)

标签: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