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主页 加入收藏 保存到桌面
当前位置首页论文文学论文“十七年”乡村主题小说的审美性探究

“十七年”乡村主题小说的审美性探究

灭尽尘埃围观:℉更新时间:2021-12-18 11:55:07

“十七年”乡村主题小说的审美性探究

这是一篇文学论文,本论文主要从景色与风俗、语言、人物塑造和成因背景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章 景色与风俗描绘的新象

第一节 社会生活化的自然景色描绘

丁帆在描述乡土小说的现代审美特征时,对景色和景色画作了区分。景色画不等于景色。景色,是乡土存在的自然形象,属于物化的自然美;景色画是进入乡土小说叙述空间的景色,它在被撷取被描绘中融入了创作主体烙着地域文化印痕的主观情愫,从而构成乡土小说的文体形相,凸现为乡土小说所特有的审美特征。;③十七年;时期的自然景色并没有如何改变,而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愫;却大有变化,不管这种变化是来自政治力量的带有强制性的要求,还是来自主观意识的自觉的追求,他们笔下的景色画;即自然景色描绘,也就随之发生了改变。一、景色描绘的淡化

观察十七年;《人民文学》所刊载的乡村主题小说,自然景色描绘的淡化是个不争的事实。从 1949 年 10 月的创刊号开始,小说中景色描绘的痕迹,相较于现代乡土小说,明显消褪了许多。以 1950 年为例,乡村主题小说约有 14 篇,其中有 9 篇几乎没有涉及自然景色描绘,剩下的 5 篇在这个问题上也只是浮光掠影,没有大段的细致描绘。这在十七年;的《人民文学》中,是个普遍现象。以十七年;时期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山药蛋派;为例。在他们的代表作家赵树理的小说中,景色描绘是比较少的。从 40 年代的《小二黑完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到在十七年;《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登记》、《锻炼锻炼;》、《老定额》、《套不住的手》等以及长篇《三里湾》等,赵树理更关注的是农村的人物和事件,景色描绘在他的小说中并不多见,即使出现,也不是出于审美意义上的考虑,而更多是对于人物、事件和环境描绘的补充。在长篇小说《三里湾》(连载于《人民文学》1955 年 1 月号至 4 月号)中,有这样一段景色描绘:柳篱是用粗柳枝作骨干、用细柳枝编织在这骨干上的粗篱笆。柳枝是活的,是埋在地下浇上水然后才编的,所以都是栽活了可以生长的。从大柳树林边到地边,共有四层篱笆,前边的一层,骨干都有碗口粗,外边的沙已经和篱笆平了,沙上生满了荆条、蓬蒿;后边的三层,一层比一层小,可也都是青枝绿叶的。;①这段描绘,说明了篱笆的构成方式,描摹了它的具体形相,使这个物象在读者阅读后是真切可感的,但这种描绘更多的是对于具象的分析、拆解、描述、展现,显得生硬、无趣,不能使人联想到更多美妙的对于柳篱的想象,难以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第二节 风俗的批判、改造和新建

所谓风俗,包罗甚广。举其大纲,凡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举其纲目,凡生产、贸易、居住、饮食、器物、服饰、娱乐、婚嫁、丧葬、祭祀、礼仪、时令、语言等,上导之为风,下行之为俗,形成习惯,世代传承,是为风俗。;②风俗涵盖之广,占据了民间生活的极大空间,其重要性不言自喻。苏轼就曾在《上神宗皇帝书》中说过: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风俗与国家兴亡产生联系,统治者对它的重视也就能够理解了。究风俗之成因,大概有两个途径,一是来自政治方面的自上而下的倡导,一是民间自发的习惯性行为,也就是上导之为风,下行之为俗;。十七年;时期,政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政权建立,在农村推行新的政策,继土改之后,又开展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的运动,使得乡村的经济体制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这种新的时代语境下,如何证明这种变化的合法性,风俗成为了一个重点关注对象。反映在《人民文学》的乡村主题小说创作中,主流意识形态对此的态度可以用一边除草,一边栽花;来概括,即批判、删除不合要求的写作,支持、培养合乎规范的写作。一、对旧风俗的批判风俗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十七年;时期,新中国刚刚成立,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过去的陈旧的不合时宜的东西,遭到了否认和抛弃,文学也被要求批判这些与新时代格格不入的旧事物。于是,在《人民文学》所刊载的乡村主题小说中,对于新农村中存在的旧风俗的批判书写是十分普遍的。.........................

第二章 语言的日常化与通俗化

第一节 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的日常化

在《讲话》中,毛泽东批评作家们不懂群众的语言,批评他们不能以语言为基石来进行大众化;创作。具体阐述为:语言不懂,就是说,对于人民群众的丰富的生动的语言,缺乏充分的知识。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群众、生活空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说,你的一套大道理,群众不赏识。在群众面前把你的资格摆得越老,越像个‘英雄,越要出卖这一套,群众就越不买你的账。你要群众了解你,你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①乡村主题小说更是将此奉为信条,在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上,都追求和农民生活、农民口语相适应,表现出了日常化的大趋势。一、与农民生活相适的叙述语言20 世纪初,由胡适、陈独秀等人领导的白话文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了古典文学的结束,以及现代文学的开始。在这场运动中,最重要的内容必然是反对文言,提倡白话。这不仅是叙述语言的改变,而且彰显了文学性质的改变,即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叙述语言作为文学的极重要的特质,其性质的变化必然引发了文学性质的变迁。在十七年;时期的《人民文学》中,文学创作的叙述语言的性质承袭了解放区文学的传统,即贴近工农兵;生活的语言要求。.........................

第二节 语言的通俗化自解放区文学以来,乡村主题小说的语言日常化即贴近农村真实的趋势越发浩大,十七年;《人民文学》更展现了文学创作对于农村生活语言和农民口语运用的愈加广泛。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在日常化的趋向之外,也呈现出通俗化的特点。一、趋同的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叙述语言是作者的写作语言,代表着各自的行文风格;人物语言是刻画小说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是和人物口语相贴近的。而在十七年;《人民文学》所刊载的乡村主题小说中,由于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政策,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的趋同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这样的创作方式带来的好处是小说作品浅近易懂,容易为广大读者理解和接受,但也存在一些局限。

首先是语言审美性的褪色。在对农民语言进行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语言的审美性虽然也被不断地提出,并要求作家践行,但实际上,只有少数作家能够做到,比如周立波、孙犁等人。大多数作家都不能很好地赋予农村语言以美感,使得文字呈现粗粝的样貌。而那些农民作者,由于本身的文学素养不高,在这种要求下,更显得心余力绌。所以,在乡村主题小说中,人物语言往往会呈现出原生态的粗糙面貌,而叙述语言的口语化与书面化也常常结合得并不太好,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翻译文学的语言长处没有得到好的发展。这不仅损害了作品的文学美感,削弱了读者的审美体验,也限制了乡村主题小说语言的进步。..........................第三章 农民形象的理想化;塑造........... 23第一节 农民形象的新含义................ 23第二节 农民精神的觉醒................ 29第四章 《人民文学》乡村主题小说审美性的成因背景................... 31

第一节 《人民文学》审美性的时代成因................ 31第二节 刊物理念与《人民文学》审美性的关系....................... 34

第四章 《人民文学》乡村主题小说审美性的成因背景

第一节 《人民文学》审美性的时代成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社会时代就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文学创作,正如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所说:每个形势产生一种精神现实,接着产生一批与精神现实相适应的艺术品。;②分析十七年;《人民文学》所刊登的乡村主题小说的审美性,就离不开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尤其是文化背景。一、文学新方向;的确立1949 年 7 月 2 日至 19 日,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处于不同地域的文学艺术工作者纷纷聚集到这里,与会人员众多。此次会议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毛泽东亲临大会,朱德致贺词,周恩来向大会作了报告。会议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章程,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953 年改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文联;),选举郭沫若为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继往开来的第一次文代会具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常被认作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学的结束和社会主义时期文学的开始。它在对 40 年代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文艺运动和创作总结、检讨的基础上,把延安文学所代表的方向,确定为当代文学的方向,并对当代文学的创作、理论批评、文艺运动的展开方式和方针政策,制定规范性的纲要和具体的细则。;①洪子诚的说法可以参照周扬在第一次文代会上的发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的方向,解放区文艺工作者自觉地坚决地实践了这个方向,并以自己的全部经验证明了这个方向的完全正确,深信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②也就是说,大会在总结先前文艺运动和创作的基础上,把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尤其是《讲话》作为新中国文艺的指导方针,动员全国文艺工作者们积极建设与新中国相适应的新的人民的文艺;。........................

结语

参考文献(略)

标签: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