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才公望怎么解释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公才公望怎么解释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公才公望的解释方法和公才公望怎么解释的精彩内容哦。
公才公望gōng cái gōng wàng
词典解释
[成语解释]: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典故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
[成语举例]:
公才公望当黑头,姓名指顾书金瓯。(清 沈曾植《陈庸庵尚书水流云在图册》诗)
[常用程度]:
生僻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语法用法]:
作谓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故事]:
南朝时期,梁国的王暕年幼时,父亲在齐国作太尉,太尉相当于三公、宰相等位。一次王家宴客时,来的客人见了王暕就对其父亲说:“公才公望在这孩子身上又看到了。”后来,王暕成年时也作了大官。
[“公才公望” 汉语拼音]:
gōng 公cái 才wàng 望
[“公才公望” 成语接龙相关成语]:
公不离婆 公之于众 公买公卖 公事公办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公公婆婆 公公道道 公冶非罪 公听并观 公子哥儿 才兼文武 才华横溢 才华盖世 才华超众 才占八斗 才墨之薮 才多识寡 才大如海 才大心细 才大气高 望云之情 望其肩背 望其肩项 望其项背 望子成名 望子成龙 望尘不及 望尘僄声 望尘奔北 望尘奔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