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5-10分钟及感悟 哲理故事经典语录简短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哲理故事5-10分钟及感悟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哲理故事经典语录简短和哲理故事5-10分钟及感悟的精彩内容哦。
一个故事——某人在知道地球是圆的之后,就每天走在大街上,反复地对他见到的每一个人说,地球是圆的。不久,这个人被强行送到精神病医院。
此人所说的虽然没有错,但如果这些没错的话被过度重复,这种说法本身就有问题了。事实上,我们经常会碰到永远说着正确的话并且不断重复那些话的人。比如领导对下级、父母对孩子,等等。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人没有被送去治疗。
这些人永远说着正确的话,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因为他们不自信——如果说一些具有原创特点的话,他们担心会出错,会被人抓住把柄。所以,他们就把那些完美无缺、滴水不漏的话当成自己的话来说,用来增加自己可怜的自尊。
第二,这些人天生有虐待他人的倾向。人与人打交道,最重要的是情感交流。但这些人因为想虐待别人,又怕别人不乐意,就变着花样来干。因为,这些话的特点是,说的人越说越高兴、越过瘾,听的人越听越难受——而且最难受的是,不舒服了,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仅此就能说明,说正确话的人,说话不是目的,让人难受才是他们的目的。
有一次在餐馆吃饭,我的邻座是一老一少父子俩,儿子11岁左右。在吃饭的一个多小时里,我听到父亲对儿子翻来覆去、变着花样说的,实际上就是一个意思:你学习不刻苦、不用功、不卖力。儿子听着难受,想方设法要分散父亲的注意力,但做父亲的总是抓着这个问题不放。最后那男孩低着头,饭也不吃了。那位父亲还“语重心长”地说,不要别人说了你的不好还不高兴,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并且勇于改正,良药苦口啊。
我体会了一下这个做父亲的感受,大约是这样的:儿子一天天长大,自己越来越落后。如果不给儿子说点儿什么,显然是没有面子的事情。一定要说些什么,就说些永远正确的话吧。在这种情况下,说什么已经不再重要,关键是要说——于是把那些正确的废话,反复地说来道去。
明代哲学家说:人无痴者不可交,因其无真气也;人无癖者不可交,因其无深情也。说白了,就是不要和没毛病的人玩。那些总说话正确的人,就是显得没毛病的人。
现代心理学认为,永远说正确的话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自我保护当然没错,但是如果这种自我保护是以别人的痛苦为代价的,那就是个问题了。从实际效果说,总是这样保护自己的人,迟早会应了那句老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意思是,做了让别人难受的事情,自己迟早也会被别人弄得难受的。
哲理故事5-10分钟及感悟
一处豪宅,一片砖瓦;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数以万计的金钱,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一向忙忙碌碌、春风得意的李总,这几天突然神情黯淡下来。别人可能不了解其中的原因,而我凭着这些年与他一起打拼事业而对他的了解,知道这与他的母亲突然去世有关……
他的老家在一个偏僻的乡下。他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拉扯了米粒儿般齐整的8个子女。李总排行最小,也最争气,和另外7个哥哥姐姐相比,数他最有出息——顺利地考取大学,后来又一路打拼,直到自己开办了公司,坐上“老总”的位置。这些年里,他还组成了幸福的家庭,有了一个漂亮可爱的女儿,如今已在上小学。
这几年来,他一直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把公司里的事情打理稳妥,然后专门腾出时间,把一直寡居乡下的母亲接到城里,然后好好陪她几天。事实上,她的母亲也时常向他念叨,希望到城里来看看儿子,也看看儿子所在的城市……然而,前几天,老家却突然传来了噩耗——母亲去世了!
李总见到我,就向我感叹:都怪我以前太忙,把整个心思都扑到了事业上,以至没顾得上去孝敬一下我那年迈的母亲……
想想也是,我们每天都很忙,也必须得忙。要为生计奔波,得为事业操劳,还得经营自己的婚姻、照顾自己的孩子,哪有心思去向父母尽上一份孝心呢?可谁知,就是在这样匆忙紧迫的日子里,我们忽略了年迈的父母,忽略了衰老正日甚一日地逼近了他们。有时,我们会说,自己手头还不宽裕,等再挣一些钱之后,就尽力周济那一直受穷受苦甚至生活窘迫的父母;有时,我们会说,自己现在住房太窄,等挣了钱,买了宽敞的房子,就把父母接到身边,让他们在晚年享几天清福;有时,我们会说,自己目前的工作还不理想,等谋到好的职业,就和父母一起共享天伦之乐,也让他们生活得更充实、更有意义。殊不知,岁月无情,父母正一天天变老,很快就步入风烛残年。
也许就在我们为生活、为事业、为婚姻、为名利进行忙碌和奔波时,也许就在我们不经意的哪一天,却突然传来了父母去世的噩耗……这时,也只有这时,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才会极度悲痛,才会万分悔恨,才会顿然明白:自己从来不曾向父母回报过什么,从来不曾给他们一些物质上的帮助,或者精神上的安慰。我们太顾着自己,却忘记了父母当年的一口饭、一碗米,忽略了父母那真切的关爱和呵护,忽略了父母那细密的牵挂和思念,也忽略了父母辞世前的怅然与期盼……我们甚至连一个小小的愿望都没能帮他们实现。然而,事已至此,一切尽孝的愿望都成了空想。此时,我们回报父母的,除了痛悔,就是眼泪……
这时候,我们才恍然明白——尽孝要趁早!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往往不懂这个道理,不懂尽一份孝心对老人、对自己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当我们真正懂了的时候,却早已变得不再年轻,甚至没了机会。也只有在一切都错过之后,我们才明白,尽孝其实不能有任何理由,也不受各种客观实际的限制。尽孝就是尽心,不能用物质的贵贱来计算,也无需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有时候,一句知心的话语、一次倾心的聊天、一根廉价的拐杖、一顶遮阳的草帽……就会令老人心满意足,就会让老人觉得弥足珍贵。记得有一位作家曾经撰文,语重心长地向天下儿女们呼吁:“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的确,我们能做的,而且该做的,就是趁老人还没有离世,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给他们一些物质上的帮助,给他们一些精神上的安慰。让他们在历经了大半生的艰辛和困苦之后,能衣食无忧,能安度晚年。让他们心情舒畅、精神饱满、无怨无憾。
哲理故事经典语录简短
一位凡夫向一位师父请教道:“师父,怎样才能创造奇迹呢?”师父回答道:“做事,认真做事,努力做事,坚持做事,就会创造奇迹。”
凡夫问道:“这是为什么?”师父回答道:“你现在为我烧火煮饭,等饭煮熟了,我就告诉你为什么。”
于是凡夫就为师父做饭,不久饭就煮熟了。
师父问道:“你刚才是怎样煮熟饭的呢?”凡夫回答道:“我就这样反复不断地添柴加火,顺其自然就煮熟饭了。”
师父说道:“你开始做饭的时候,是生米,你反复不断地添柴加火,就将生米煮成了熟饭,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凡夫恍然大悟道:“原来创造奇迹并不神秘呀!”
做,认真做,努力做,坚持做,奇迹自然而生。
以上内容是关于哲理故事5-10分钟及感悟和哲理故事经典语录简短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