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主页 加入收藏 保存到桌面
当前位置首页素材成语故事哲理故事长篇 哲理故事5-10分钟及感悟

哲理故事长篇 哲理故事5-10分钟及感悟

梵王围观:℉更新时间:2022-07-27 09:36:51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哲理故事长篇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哲理故事5-10分钟及感悟和哲理故事长篇的精彩内容哦。

哲理故事长篇 哲理故事5-10分钟及感悟

1.英国的作家和诗人沙士比亚,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人,但又有几个人真正知道沙翁成名前的学习环境呢?沙士比亚原来只不过是替人看管马匹的,剧院中的打杂工而已,但他不因身处逆境而怨天尤人,而是一有空闲便从剧院的门缝和小孔里偷看戏台上的演出,他凭着这种执着的“偷学”精神,终于使自己闻名于世。

2.司马迁,西汉著名大史学家。意外横祸,使他身受“腐刑”,但他并没有被逆境击倒。出狱后,以惊人的毅力,忍受残体的折磨,终于完成了名垂千古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后世称之“中国历史之父”。

3.道尔顿是英国杰出的化学家、物理学家,出身贫寒,生活条件恶劣,但他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15岁时便离开家乡自谋生路,在给一个学校校长当助理12年里,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写下了“午夜方眠,黎明即起”的座右铭激励自己。经过艰苦的努力,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知识,28岁时发现了气体分压定律,创立了倍比定律和“道尔顿原子学说”,提出了原子量表。他的杰出贡献,被恩格斯的高度赞扬为“近代化学之父”。

4.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5.米开朗琪罗,1475年3月6日出生于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他13岁时跟随基兰达约学画1年,后从师贝托多学习雕塑1年。他的 艺术 创作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和萨伏那罗拉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以现实主义方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 米开朗琪罗中年时期的作品《大卫》雕像,被认为是象征着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力量。他还在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上连续工作4年,独立完成了《创世纪》的巨型天顶画。他晚年所作的美第奇陵墓雕像《晨》、《幕》、《昼》、《夜》,具有冷静而沉郁的悲剧性质, 显示 出人物心情的激动与意志的矛盾,反映了当时意大利人民失去自由和独立的精神状态。其它重要作品还有壁画《最后的审判》、雕塑《摩西》及《奴隶》等

哲理故事长篇

1、贝多芬。他在长期的困境中仍然坚持他所钟爱的音乐,因为那是他的信念。上天没有给他一个好的家世,却让他有个不爱他的父亲,让他生活在一个没有爱的世界里。二十六岁那年,他双耳失聪,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多么可怕的事啊!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退缩

之后,他一如既往地沉醉于音乐之中,又谱下了不朽的名作《第九交响曲》。他就是那么的坚强,即使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艰辛,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做。我想这就是一种坚持,一种毅力吧。贝多芬一生共完成了100多部作品,这些作品足以使他流芳百世。

2、一个年轻的山民向老山民求教:“我要怎样才可以走出这山去?”老山民说:“翻过山就是了。”于是,那个年轻的山民抱着满怀希望,兴冲冲地朝着山的方向奔去。

可是当他来到山顶时,他失望极了。他所看到的依然是山。而且,望着远处,山连绵不绝,不见尽头。于是,他找到老山民,抱怨他:“你为什么骗我!”老山民心平气和地说:“也许你要翻过的是无数的山外之山。”

3、奥斯特曾经放言“我要在5年之内发现电与磁的关系”,可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直到50多岁,他才在一次偶然实验中发现了电生磁,随后,他又做了数十次试验,才最终得出了结论。他这种坚持不懈、顽强不屈的精神,使他发明了电动机,使人类正式进入了电器时代。

4、有个人在一个热闹的街角拥有一所房子,街角附近有一所学校。每天放学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抄近路从他的院子里经过,没多久草地上就被踩出了一条泥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每年都绞尽脑汁想各种不同的防御措施。这么多年来,他尝试过重新播草籽,铺草地,竖篱笆,他呵斥过那些孩子,甚至还养了一条狗,但是这个问题还是没解决,他已经筋疲力尽了。

有一天,正当他站在草地上考虑卖房子的时候,房子外墙上的砖头给了他灵感。于是他在泥路上铺上砖头,把它变成了一条永久的路。从此这条小道成为了学生们“合法”的捷径。他终于卸下了积压多年的包袱,甚至开始期待学生们来享用自己的“杰作”。

5、两只钟已经忙活了一辈子。有一天,一只老钟对一只小钟说:“你一年里要摆525600下啦。”

小钟吓坏了,说“哇,这么多,这怎么可能?!我怎么能完成那么多下呢!”这时候,另一只老钟笑着说:“不用怕,你只需一秒钟摆一下,每一秒坚持下来就可以了。”

小钟高兴了,想着:一秒钟摆一下好像并不难啊,试试看吧。果然,很轻松地就摆了一下。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小钟已经摆了525600下。


一个年轻的山民向老山民求教:“我要怎样才可以走出这山去?”老山民说:“翻过山就是了。”于是,那个年轻的山民抱着满怀希望,兴冲冲地朝着山的方向奔去。可是当他来到山顶时,他失望极了。他所看到的依然是山。而且,望着远处,山连绵不绝,不见尽头。于是,他找到老山民,抱怨他:“你为什么骗我!”老山民心平气和地说:“也许你要翻过的是无数的山外之山。”

是啊,别指望翻过一座山就能到达目的地。只有走过许多的坎坷之路,才能获得成功。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谁又能知道,要经历多少次失败才能获得一次成功呢?

就像贝多芬。他在长期的困境中仍然坚持他所钟爱的音乐,因为那是他的信念。

上天没有给他一个好的家世,却让他有个不爱他的父亲,让他生活在一个没有爱的世界里。二十六岁那年,他双耳失聪,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多么可怕的事啊!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退缩。之后,他一如既往地沉醉于音乐之中,又谱下了不朽的名作《第九交响曲》。他就是那么的坚强,即使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艰辛,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做。我想这就是一种坚持,一种毅力吧。贝多芬一生共完成了100多部作品,这些作品足以使他流芳百世。

我们都需要有这样一种坚持,这样一种毅力。我们谁都不知道以后的路会怎样,但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持之以恒的走下去,不管是艰辛还是坎坷,直到抵达目的地。那就是一种坚持!

有那么一份坚持,是愚公移山;有那么一种毅力,是精卫填海;有那么一种努力,是夸父逐日……

一个人想要在事业上和学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要有有顽强的毅力,不懈的坚持。就是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知止

粤地的工匠善于造船,越王先用了他们中的一个好的,命令管米仓的人给他上等的粮食吃。粤地的造船工匠都敬仰他。到了年底,这个工匠对越王说:“我不仅能造船,而且还能掌船。”越王相信了他,在隽李之役中,他驾船在五湖水面上遇到了大风,船沉了,人也淹死了,越人都怜惜他。郁离子说:“这就是属于画蛇添足一类人啊。人不论智愚,只要懂得适可而止,就可以工事完成而身不毁,因此,以伍子胥之贤良,而不能避免毁身。伍子胥到吴国去,只不过是希望替他父兄报仇而已。等到他进入郢(楚都)并鞭打楚平王的尸体,这也就够了,这有什么再要求的呢?他却不离去,结果沉没了自身,这是不知道适可而止啊。”

常言道:乐极生悲,物极必反。任何事物都有其度,如果把握不当,都有可能走身其反面,在春风得意之时,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适可而止。切勿妄为,不然,则追悔莫及。


2两只钟已经忙活了一辈子。

有一天,一只老钟对一只小钟说:“你一年里要摆525600下啦。”

小钟吓坏了,说“哇,这么多,这怎么可能?!我怎么能完成那么多下呢!”

这时候,另一只老钟笑着说:“不用怕,你只需一秒钟摆一下,每一秒坚持下来就可以了。”

小钟高兴了,想着:一秒钟摆一下好像并不难啊,试试看吧。果然,很轻松地就摆了一下。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小钟已经摆了525600下!

很简单的故事,却寓意着深刻的道理,当我们面对大困难的时候,往往望而怯步,孰不知只要根据实际,分期制定小目标,一一完成就行了。我想,这不仅是送给我的学生,同样是对自己的鞭策。


在一个地方,所有的居民的脖子都比普通人要粗得多,无一例外。

一位医学家到此调研,发现当地严重缺碘。他决定利用当地人集会的时间向他们指出这个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到了那天,医学家来到当地居民的中间,他们一个个都好奇地看着医学家,有个人问:“你的脖子长的好奇怪,怎么又干又细呢?”

医学家说:“是你们的脖子出毛病了,为什么你们不赶紧治疗反而讥笑我呢?”

那人又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没有什么毛病!我看是你的脑子出了毛病吧!”

医学家摇摇头无奈地离开了那里。

小故事大道理:一个人独自坚持正确的方向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错误的方向如果众人都一致认同,对他们而言,那就是正确的。你要是认为手中握的是真理,就不要顾及旁人的眼光。

哲理故事5-10分钟及感悟

1.一位老盲人夜晚拿着一盏灯走在马路上。有个行人感到非常奇怪,便问道:

“您既然什么都看不见,费那么大劲拿着灯干什么?”

“正是因为眼瞎我才拿灯呀,免得别人撞到我!”

2.一个犹太盲人,晚上出门的时候总是会点着一个灯笼,每当人们看到灯笼的时候就知道是他来了。有一个人问他,你看不见,为什么还要点着灯笼呢?他回答说,我虽然看不见,但别人看的见我。

黑夜里,瞎子走路将会发生三种可能:一是被别人撞倒:二是被障碍物绊倒:三是走进死胡同。如果瞎子在黑夜里“点灯走路”则将会发生另外三种可能:一是照亮了别人,避免被撞倒;二是给别人提醒有障碍物,避免了绊倒;三是别人善意地为瞎子指明通路,从而没有走进死胡同。比起我们这些不盲的人,这位点灯的盲人是何等的睿智啊。


原文: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苦行僧走到一个村落中。他看到一盏昏黄的灯正从港道的深处静静的亮起来。苦行僧走近才发现是一个瞎子在挑灯。他百思不得其解:盲人挑灯,岂不可笑?僧人于是问:“施主,既然你什么都看不见,为何挑一盏灯?”瞎子说:“黑夜里如果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如我一样是瞎子,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原来你是为别人啊”“不,是为我自己。”“为自己?”“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过?但我就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挑这盏灯仅给别人照亮了路,也让别人看到我怕而不会碰撞我。”

1、?“为别人也就是为自己。”一个瞎子能有这样精妙的大彻大悟真让人钦佩不已,那位盲人是不幸的,它没有健康的身体,但是他有博大的胸怀,他能设身处地的替他人着想,所以他得到了回报一次也没被别人撞过。

2、 这个闪耀着理性、智慧和道德光辉的故事,给人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如今,这些人非常势力、圆滑、事故,对于人和事他们的行为准则是看是否对自己有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成为他们的口头禅。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惜一切手段。他们达到目的之后,便会把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如何光饮料后的易拉罐一样丢掉。

3、伪装换不来真情,冷酷换不来热忱。冷漠自私者失去了做人的道义,倘若他们有了危难,需要别人的帮助。有个真理很符合:有失道的因,就必定会有寡助的果。

以上内容是关于哲理故事长篇和哲理故事5-10分钟及感悟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