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主页 加入收藏 保存到桌面
当前位置首页综合日本扩军备战 日本扩充军备

日本扩军备战 日本扩充军备

神武翔天围观:℉更新时间:2024-03-29 21:18:30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日本扩军备战 日本扩充军备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日本扩军备战 日本扩充军备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日本扩军备战 日本扩充军备

甲午战争起因:日本妄图使朝鲜脱离清政府控制

战争起因:日本妄图使朝鲜脱离清政府控制

甲午战争前,朝鲜仍是中国的附庸国。当时的朝鲜仍处于封闭自守的封建王朝控制下,生产力落后,国内政局飘摇。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加强发展在朝鲜的势力,并通过外交手段,力争使朝鲜脱离清政府控制,成为“独立国”。由于没有足够的实力作后盾,外交努力并不太成功。1884年,日本趁中国忙于中法战争之际,驻朝公使竹添策动亲日的“开化党”政变,12月4日一夜间推翻了保守派政权。次日,国王下诏革新政治,建立了开化党政府。保守派连忙请求清军支援,于是,袁世凯以保护朝鲜政府为名,率兵二千声讨乱党,12月6日攻入王宫。竹添寡不敌众,自焚使馆,连夜潜逃。动乱中开化党首相、大臣及三十多日本人被杀。

日本政府接竹添急报,立即派外务大臣率大批军队入朝,清政府也派了钦差大臣带了陆军和军舰到朝鲜。对峙中日本感到军事准备不足,因此并没有采取军事行动,转而运用外交手段。当时日本不少人主张趁中法战争之机迅速发动对华战争,但以伊藤博文为首的一派人,考虑到日本国力,特别是军事力量不足,主张“速节冗费,多建铁路,赶添海军”,积蓄力量。

1885年春,日本派伊藤博文为特派全权大使,到中国谈判朝鲜问题。谈判中伊藤每每以回国相要挟,后来李鸿章大怒道:“朝鲜事,中国并未办错,其错处全在竹添;若因此决裂,我惟预备打仗耳!”尽管这样,纠缠多日后签订的《天津条约》中,日本仍取得了向朝鲜派兵的权利。

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任命袁世凯总领朝鲜事务,加紧控制朝鲜。而日本则加强经济渗透,并且加紧扩军备战,等待时机。

1880年起,日本全力扩充军力,举国上下士气高昂,以赶超中国为奋斗目标,准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截至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六万三千名常备兵和二十三万预备兵的陆军,和排水量七万二千吨的海军,超过了北洋海军。

而在此期间的清政府,经过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在一系列的军事对抗中,已经不象鸦片战争中那样,洋人几艘炮舰就应付不了,所以不免有些飘飘然。又在与西方各国打交道的过程中,意识到西方人并无意吞并国土,只是想在贸易上占些便宜而已,于是就更加放松了军备意识。虽然说最近几年东邻日本的一些动作,使人隐约感到将来会是个麻烦。

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动迟缓。1891年以后,慈禧花重金修颐和园,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

    日本海军是如何在甲午战争结束后迅速崛起的呢?

    首先要说一下,日本海军扩充早在甲午之前已经非常迅猛。在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因为俄国的干涉不得不归还辽东半岛,有意扩军报复。而通过赔款日本又获得了扩充海军的资金,又有英国的支持,扩充的速度自然就更快了。

    “吉野”号防护巡洋舰

    在甲午战争前,日本就大力扩充海军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就有意对外扩张,积极扩军备战,而且因为日本是岛国,所以非常重视海军。所以日本新式海军的起步还早于清政府,远东第一艘铁甲舰也是日本海军所购买的“甲铁”号。

    甲铁”号铁甲舰

    1883年日本正式以中国为假想敌,其中海军以赶超北洋水师为目标,制订了六次海军扩张计划。明治天皇也提出“苟缓一日,或遗百年之悔”,下令从内廷费用中支出30万日元作为海防补助费。虽然相比扩建海军的巨额开支,这30万日元不过杯水车薪,但是却显示了日本扩充海军的决心。

    因为受限于财政收入,日本的六次海军扩张计划完成度有限。不过在甲午战争爆发以前,日本海军总吨位已经达到了61373吨,成功的超过了北洋水师,而且这还没有计算日本在英国新订购的“富士”、“八岛”两艘新式战列舰。

    也正是靠着远远超过北洋水师的实力,日本联合舰队在甲午战争中才得以击败北洋水师,取得最终胜利。

    三国干涉还辽让日本决意复仇,大力扩充海军

    甲午战争以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夺取了中国大片领土和巨额赔款。但是日本夺取辽东半岛以后影响了俄国的扩张计划,俄国纠集了法国、德国以武力威胁,迫使日本交还辽东半岛。

    日本国内上下对此都感到极为愤怒,认为“战果丢失了一半”。为了报仇,1895年12月,日本国会以俄国为假想敌,通过了了一个金额高达5亿日元的军备扩张计划。海军也制订了相应的对俄军备计划。

    “富士”号战列舰

    和之前因为财政压力多次半途而废的扩张计划相比,由于通过《马关条约》和此后的《辽东半岛返还条约》日本获得了巨额的赔款,预算要宽松的多。根据扩军计划,日本从赔款中拨出13925万日元用于海军扩充费,3000万日元用于发展水雷艇,5680万日元用于扩充日军。海军扩充的经费得到了保证。

    而另一方面,此时英国有意遏制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因此和日本签署了《英日同盟》,大力扶持日本对抗俄国。根据《英日同盟》,日本在海军技术上得到了英国的大力支持。像日本在英国维克斯公司订购的“三笠”号战列舰就采用了大量英国战列舰都没有使用的新技术,这使得日本的海军技术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有扩军的动力,有大量资金的投入,有英国的技术支持,甲午战争以后日本的海军规模迅速扩张

    到日俄战争前,日本海军组建了以“富士”、“八岛”、“敷岛”、“朝日”、“初濑”、“三笠”六艘战列舰,“浅间、“常磐”、“八云”、“吾妻”、“出云”和“磐手”六艘装甲巡洋舰为核心的庞大舰队,足以和俄国远东海军一战。日俄战争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

    日本近代军国主义原因是什么?二战后它有什么变化?

    二战以后,特别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极右势力开始沉渣泛起,军国主义思想重新抬头,大肆歪曲历史,美化侵略,成为危及亚太安全和世界和平的重要隐患。这不仅遭到了亚洲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谴责和反对,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原因1、历史原因。⑴从远的来看,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富有军国主义传统。二战后,对日本虽进行了广泛的民主改革,清除了封建残余,但军国主义思想观念却没有得到彻底根除。⑵从近的来说,二战后,美国出于自身战略利益考虑,操纵东京审判,违背国际司法公正,免于起诉并大量释放战犯,保留了作为军国主义象征的天皇制,使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没有得到彻底清算。2、思想原因。长期以来,日本“皇国史观”根深蒂固。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形成了鼓吹效忠天皇,鼓吹侵略,鼓吹“大和民族优越”等军国主义史观。二战后,又出现了鼓吹战争是为了维护日本“生命线”的“自存自卫”之战,是为解放亚洲,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的正义之战,军国主义精神是“近代日本人的人格支柱”等等谬论,公开为“皇国史观”扬幡招魂。并且,政府也不用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国民,将“皇国史观”强行灌输给青年一代,从而使他们形成了日本是战争受害者的错误认识,根本无法认清那场战争的本质和是非。3、经济原因。二战后,日本推行民主改革和国民经济军事化,经济迅速崛起。60年代末,日本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随着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日本开始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试图在全球确立“与经济实力相应的国际地位”。4、政治原因。一是二战后,大批获释的战犯重新进入了政界、财界,甚至还担任了首相职务,政府一直没有对战争罪行进行过认真反思。二是随着日本大国意识的膨胀,他们认为日本作为发达国家一员,将为建立国际新秩序发挥领导作用,如果承认侵略历史,将使日本国家和民族名誉受损,使日本只能开展“谢罪外交”,不利于日本谋求国际政治大国的地位。5、国际原因。一是二战后,随着美苏冷战局面形成和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破产,美国企图把日本变成侵华反苏的防波堤、桥头堡,对日本采取了扶植政策,包括结束对日占领、释放战犯、提供经济援助等措施,使日本得以迅速崛起。二是七十年代开始,美日结成战略伙伴关系,90年代又发表了安全保障联合宣言,使日美关系军事同盟化,极大地便利了日本借助美国的强大加速建成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二、表现 1、政治方面:政府要员参拜靖国神社。靖国神社供奉着自明治维新以来对外战争中阵亡的246万个将士的牌位,其中包括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和两千多名乙级、丙级战犯的牌位。日本内阁成员包括首相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标榜代表“国民的感情”“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实质上是日本政府拒不承认侵略战争,拒不反思战争罪行,为军国主义招魂的一种表现。 2、组织方面:成立右翼团体。其中较为典型的如“遗族会”,它由一些阵亡家属发起成立,成员分布于日本各行各业,包括一些政府官员和财界要员。“遗族会”势力很大,正是它们资助右翼学者编写了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历史教科书。 3、文化方面:修改历史教科书。1982年和1986年,日本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经过两次修改,把诸如“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等条目删除,把“侵略中国”改为“进入中国”,公开声称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捏造的谎言”,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把亚洲人民从“白人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种种颠倒黑白的谬论,其实质是要歪曲历史、美化侵略,欺骗和蒙蔽国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使他们根本不可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从而被军国主义思想所左右。4、军事方面:大肆扩充军备。一是军费开支剧增,实际军费支出仅次于美国;二是“质量建军”,发展高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海陆空威慑性防御力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俄的军事强国;三是由“专守防务”向“海外防卫”转变,不断向海外派兵增兵;四是发展尖端武器、储备大量发射性材料,可以随时在最极短时内造出核武器;五是积极准备修改战后和平宪法,公开走上扩军备战道路。5、经济方面:提出“环太平洋构想”。以加强亚太各国合作为由,推行“本国中心主义”的经济政策,其实质是实行经济扩张,企图使“大东亚共荣圈”得以借尸还魂。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日本扩军备战 日本扩充军备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日本扩军备战 日本扩充军备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