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主页 加入收藏 保存到桌面
当前位置首页综合4月28日云南大学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4月28日云南冰雹

4月28日云南大学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4月28日云南冰雹

超级强者围观:℉更新时间:2024-03-31 01:58:36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4月28日云南大学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4月28日云南冰雹的文章,本文对文章4月28日云南大学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4月28日云南冰雹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4月28日云南大学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4月28日云南冰雹

滇军抗战纪实4万滇军将士台儿庄之战歼灭敌人2000人

1938年4月21日,4万多名云南儿女组成国民革命军第60军,告别父母妻儿,跋涉千里,来到运河东岸的王宇山及周边村庄。台儿庄大战第二阶段,他们与日军英勇作战20多天,以13869人死亡、5000多人受伤的代价,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他们被东京大本营称为“中国铁军”。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场有血有肉的战斗,国民党军史树并不多,台儿庄战争纪念馆也没有为他们留有“一席之地”。为弥补这一“不足”,2013年5月下旬,由枣庄市原副市长吴、台儿庄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率领的云南陆军抗战英雄代表团一行6人,赴云南看望台儿庄抗战老兵及后代,为在台儿庄抗战纪念馆设立“云南陆军抗战陈列馆”做准备。2013年5月11日,记者随台儿庄“云南陆军抗战英雄参访团”首次来到云南省昭通市。这座城市是台儿庄抗战中云南军队为国捐兵最多的城市。昭通博物馆——年云南陆军抗日战争陈列馆里的英烈名单,赫然记录着3398个孩子在台儿庄抗战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今天,一座6米高的花岗岩雕塑纪念碑已经竖立在昭通市昭阳区辕门广场。基座正面刻有“共赴国难”四个烫金大字,另外三面刻有本市11个县区参加国民革命军第60军的3398名昭通将士的名字。雕塑是一个群像,南面是一个高举军旗的“出征的士兵”,神情坚定,毫不犹豫。东侧是“母亲送别儿子出征”群雕,景色震撼。北侧是一个向乡亲挥手告别的士兵,脸上写满了“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气节。在西方,有一组“年轻妻子抱着孩子和丈夫告别”的雕塑。他们百感交集,觉得地动山摇!

昭通校友会会长、台儿庄抗战亲历者杨鹏在《滇军抗战述略》年撰文回忆:1937年9月9日,军长安恩普率领由昭通子弟组成的182师官兵,在辕门广场宣誓离开四川,赶赴湖南长沙。那一天,从辕门广场到郊区元宝山,数万各界群众排队送别。战士们高举着枪,含着泪微笑着和父母妻儿告别。动人的场面难以形容。到达昆明后,182师、183师、184师等。发誓要在昆明南郊巫家坝走出去。

云南大学教授、云南陆军抗日战争研究专家罗月仙详细介绍了60军赴台儿庄抗日前后的情况。他说,云南有26个民族,居全国各省之首。当时报名参加60军的云南兵几乎都是各民族的。抗战初期,云南没有被日军侵略,是抗战大后方。但云南人正直诚实,主动出兵。时任云南省主席龙云公开表态,称日本兵无理取闹,羞辱中国人民,愿为祖国牺牲云南1300万人民的全部精神和物质力量。1937年初,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最高国防会议。蒋介石要求云南出兵抗日。龙云答应发兵二十万,先一个。蒋介石很高兴,马上给了四个团补给。士兵可以在以下时间补充

1938年4月22日上午8时,183师先头部队1081团国华营到达陈瓦房时,日军搜索部队已提前进入,向滇军开火。营长尹立即领兵冲锋,攻入陈瓦房。随后日军蜂拥而入,用猛烈的炮火切断了滇军的增援。全营官兵与四面八方的敌人展开肉搏,营长尹用手榴弹炸毁日军坦克时,与他们同归于尽。在营里只剩下10多人的时候,在一个班长的带领下,突围到村头,被日军全部击毙。全营500多名官兵,因伤势严重,提前撤邮,只有4人幸存,其余全部阵亡。据在184师司令部任职的中共地下党员张子斋回忆,陈瓦房一役,国华营歼灭日军近2000人。他们英勇奋战、英勇殉难,为全军各师构筑工事、痛击日军赢得了宝贵时间。那场血战永远不会被忘记。据陈瓦房战斗幸存者之一的陈其坤说,那天早上有雾。我们营到了陈瓦房,发现自以为是友军的士兵,向他们吹响询问信号,换来的是“卡、卡、卡”的机枪声。当时我们营的枪支弹药还没来得及从马上卸下来,很多战士还没来得及拿枪就被鬼子突如其来的子弹打死了。我们迅速战斗,机枪手站着向日军开火。营长国华尹把陈瓦芳从日军手中接了回来。后援鬼子兵以数倍的兵力包围了我们,一边开着坦克,一边用机枪向我们射击。那时候我们云南的官兵没见过坦克,不知道那是什么,也不知道怎么打。许多士兵被坦克的机枪打死或压死。一些士兵爬进日本坦克,用铲子撬开盖子,向里面扔手榴弹。看着兄弟们一个个倒下,弟弟们和历史学家们死而无惧,只知道上膛的子弹射向日军,日本人

陈瓦房84岁的老人陈如辉回忆说,战后他们回村时,村里只剩下6栋房子,其他的都塌了,房子的门和横梁基本都被炮火烧毁了。每个家庭都有数百具云南士兵的尸体,许多死去的士兵身体健康。据说他们是被日军的毒气毒死的。为了让战死的云南兵安息,我们把云南兵的尸体埋在村子东南的坑沟里,有的放上去烧成灰。他带领记者来到村子的南边,这里曾经有一座寺庙,毁于战火,现在是一片小树林。老人说,战后很多年,孩子们在河沟里钓鱼,从沟里捞出很多枪、刀、子弹和人的头骨。

黄继光的故事

黄继光的故事: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黄继光跟随部队来到上甘岭。1952年,上甘岭战役打响。黄继光的部队接到命令,对上甘岭高地进行反击战争。炮火持续不断,在黄继光部队攻下5号阵地之后,双方人员伤亡损失惨重。

特别是黄继光部队,战士和炮弹捉襟见肘。不妙的是,在进行下一个阵地攻击时,敌人隐藏已久的火力点对着黄继光部队发起猛烈的射击。黄继光部队的进攻遭受到了阻碍,这是他挺身而出,亲自去执行爆破敌人阵地的任务。

摧毁了敌人的几个火力点后,又用自己的身躯去独挡敌人仅剩的火力点。在黄继光的英勇献身下,上甘岭战役取得了胜利。

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民族英雄。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

扩展资料

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民族英雄。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

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党委追授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为表彰黄继光视死如归、无畏惧的伟大精神,1953年4月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中国共产党志愿军第15军委员会在追认他为"模范团员"的同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他的名字和光荣事迹镌刻在上甘岭背后五圣山上,英雄的壮举与巍然屹立的五圣山永世长存。他的家乡中江县石马乡改名为继光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继光

闻一多的质料

闻一多

(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诗人,文史学者。

生平

闻一多生平

(1899-1946)

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文史学者。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下巴河的一家书香门第。13岁时考取北京清华学校,系统地学习了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政治学说,此时他的诗词才华开始展现,陆续发表了诗、赋,并任《清华周刊》、《新华学报》的编辑和校内编辑部的负责人。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把闻一多推入校园运动的潮流。他满怀激情的书写诗词,发表演说。并作为清华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1922年他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科罗拉多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进行学习,在专攻美术且成绩突出时,他更表现出对文学的极大兴趣,特别是对诗歌的酷爱,发表诗评,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红烛》。1925年闻一多留学回国后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并从事《晨报》副刊《诗镌》的编辑工作。以后,他曾在南京第四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等校任教。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标志着他在新诗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1932年秋,他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抗战爆发后,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迁往湖南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他到临大任教。1938年2月,闻一多参加临大学生“湘黔滇旅行团”,一路跋山涉水步行3500华里,采集民谣、民歌,创造出许多描绘祖国壮丽山河风景画。临大迁到昆明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闻一多任教授。

闻一多是近现代中西文化大交汇、大碰撞中成长起来的一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家,他首先以独具特色的诗人闻名于世。闻一多诗作的数量并不算多,但却以感情深厚、艺术精美见长。他的诗在内容上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极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表现出深沉、热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爱国爱民的真情出发,表现出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美好未来的憧憬。在新诗形式上闻一多既善于吸收西方诗歌音节体式的长处,又注意保留中国古典诗歌的格律的传统,提出了一套创造新格律诗的理论,主张新诗应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他所倡导的新格律诗理论和独树一帜的诗歌创作影响了为数众多的诗人,并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新格律诗派,在新诗发展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闻一多的成就并不限于新诗创作与提倡新格律诗理论,他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古代文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创造性的重大成就,引起了学术思想界更为强烈而普遍的震动。应该说,闻一多在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及古代文化研究领域的开拓性贡献。后来他走出书斋,投身民主运动,能够具有那样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样是和他在新诗创作及古代文学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分不开的。

抗战后期,昆明的民主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日益高涨。1944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被选为民盟云南省支部执行委员,积极参加由中共地下党和民盟同志所组织的“西南文化研究会”,谈学术、议时政、研究斗争策略;并在党和民盟同志的影响帮助下,认真阅读马列主义和毛泽东著作,阅读《新华日报》和《群众》杂志等革命书刊,使自己的政治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45年,在中国民主同盟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民盟中央执行委员,后又担任云南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自觉地按照党和民盟组织的要求行事,坚定地和爱国学生站在一道,抗议反动派的血腥罪行。

1946年西南联大开始分批北上,为了工作需要,他坚决留在昆明。在白色恐怖下,李公朴于7月11日惨遭杀害,闻一多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置生死于度外。7月15日他义无反顾地参加公朴先生的追悼活动。追悼会后,闻一多又出席了民盟在《民主周刊》社为李公朴被暗杀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在回家途中,遭到国民党特务杀害。1949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这样说道:“我们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个人民主主义者的人们,在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了起来。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闻一多他在知识界和广大青年中广交朋友,动员他们共同战斗,正确对待党和民盟的关系,在原则问题上始终按照党的要求办事,他和共产党员和睦相处,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和众多的革命先烈用鲜血灌铸了我们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体制的基石。闻一多所走过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又是壮丽辉煌的。为了追求真理,他和同时代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经历了痛苦的磨练,而一经接受了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后,便坚定不移地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争取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而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百折不挠。

他的代表作有《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另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等研究颇深,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等专著。后人集有《闻一多全集》(4册)。

闻一多的两次转向

1.由狂放归于沉静

1912年,年仅13岁的闻一多从湖北乡间一户富裕人家来到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到西方文化。1922年他赴美留学专攻美术。从考入清华到1925年留美归来这十余年间,闻一多基本是沉浸在艺术与文学之间,对政治只是偶有所涉。

在回国近两年的时间里,闻一多耳闻目睹的都是阴谋、战争、屠杀,面对民族的巨大灾难,他再也难抑悲愤,发表了《贡献》、《罪过》、《收回》、《你指着太阳 起誓》、《心跳》、《一句话》等充满爱国激情和痛挞社会现实的诗歌。但火山喷发之后,他又备感无奈,最终走了一条文人的传统老路,躲进书斋,钻入故纸堆, 成了对世事过问无多仅求独善其身的冷静学者。

2.由“自由学者”转为斗士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闻一多等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从北京到昆明的大转移中,闻一多参加了历时两个多月、横跨湘黔滇三省共三千余华里的 步行团。对社会下层生活的真切了解,埋下了他思想变化的契机。同时他本人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迅速贫困化,使他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 闻一多的变化,是从1943年春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在昆明发售开始的。蒋介石在这本书中公开宣扬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专制主义。他不仅反 对共产主义,连自由主义也不能容忍,认为二者都是“文化侵略最大的危机和民族精神最大的隐患”。这是一向信仰民主自由的人们所难以接受的。闻一多这样写 道:“《中国之命运》一书的出版,在我个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我简直被那里面的义和团精神吓一跳,我们的英明的领袖原来是这样想法的吗?五四给我的影响 太深,《中国之命运》公开向五四挑战,我是无论如何受不了的。”

不久,闻一多偶然读到了延安诗人田间的几首诗,深为其中的战斗精神所震惊,立即写了《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一文公开发表,在大后方引起了一阵波动。 随后他又写了一系列针对现实的杂文,开始呐喊。同时他急切地阅读各种左倾书籍,详细了解共产党的各种情况。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中关于全延安只有“四个警 察”的记述使他印象极为深刻,认为“只有在那样的新社会秩序下,青年人才可以毫无阻碍地接受民主的教育。”

具有诗人浪漫气质的闻一多的转变是迅猛彻底的。他于1944年夏在罗隆基、吴晗的介绍下秘密加入民盟,并表示“将来一定请求加入共产党”。从此,他在共产 党的秘密领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争民主的运动中去。当然在内心深处他对学术并不能完全忘怀,曾多次对人说自己感到有些空虚,希望实现政治民主之后便回到书房 好好读十年、二十年书。但这已无法实现了,1946年7月15日,他在勇敢地作了《最后一次演讲》后,便被暗杀于昆明街头.

著作书目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清华文学社

《红烛》(诗集)1923,泰东;1981,人文

《死水》(诗集)1928,新月;1980,人文选自<<闻一多全集>>第三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开明;1982,三联

《闻一多选集》1951,开明

《闻一多诗文选集》1955,人文

《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1983,云南人民

《闻一多论新诗》(评论)1985,武汉大学出版社

《楚辞补校》(古典文学研究)1942,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重庆出版社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上海古籍

名言

【经典名言】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名言解说】天赋:天资。这则名言刻在清华大学校园里一座闻一多雕像后的石碑上,它和现在已被千万人诵唱的《七子之歌》一样,都表现了闻一多澎湃的爱国热情。“母亲!我要回来,母亲!”75年后,这个呼声响彻中华大地。难怪毛泽东曾说:“我们应该多写闻一多颂。”

附闻的《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是支那人,

我是黄帝的神明血胤;

我是地球上最高处来的,

帕米尔便是我的原籍。

我的种族是一条大河,

我们流下了昆仑山坡,

我们流过了亚洲大陆,

我们流出了优美的风俗。

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

五岳一般的庄严正肃,

广漠的太平洋底度量,

春云的柔和,秋风的豪放。

我们的历史可以歌唱,

他是尧时老人敲着木壤,

敲出来的太平的音乐,

我们的历史是一首民歌。

我们的历史是一只金礨

盛着帝王祀天的芳醴!

我们敬人,我们又顺天,

我们是乐天安命的神仙。

我们的历史是一掬清泪,

孔子哀掉死麒麟的泪;

我们的历史是一阵狂笑,

庄周,淳于髡,东方朔的笑。

我是中国人,我是支那人,

我的心里有尧舜的心,

我的血是荆轲聂政的血,

我是神农黄帝的遗孽。

我的智慧来得真离奇,

他是河马献来的馈礼

我这歌声中的节奏,

原是九苞凤凰的传授。

我心头充满戈壁的沉默,

脸上有黄河波涛的颜色

泰山的石溜滴成我的忍耐,

峥嵘的剑阁撑出我的胸怀。

我没有睡觉!我没有睡觉

我心中的灵火还在燃烧;

我的火焰他越烧越燃,

我为我的祖国烧得发颤。

我的记忆还是一根麻绳,

绳上束满了无数的结梗;

一个结子是一桩史事,

我便是五千年的历史。

我是过去五千年的历史,

我是将来五千年的历史。

我要修葺这历史的舞台,

预备排演历史的将来。

我们将来的历史是首歌:

还歌着海晏河清的音乐。

我们将来的历史是杯酒,

又在金礨里给皇天献寿。

我们将来的历史是滴泪,

我的泪洗尽人类的悲哀。

我们将来的历史是声笑,

我的笑驱尽宇宙的烦恼。

我们是一条河,一条天河,

一派浑浑噩噩的光波!

我们是四万万不灭的明星;

我们的位置永远注定。

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

我是东方文化的鼻祖;

我的生命是世界的生命。

我是中国人,我是支那人!

闻一多曾这样剖析过他与郭沫若的不同:“我个人同《女神》底作者态度不同之处在: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他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女神》之作者爱中国,只因他是他的祖国,因为他是他的祖国,便有那种不能引他敬爱的文化,他还是爱他。”(《〈女神〉之地方色彩》)也就是说郭沫若的爱国主义更多的是一种道德情感,而在闻一多这里爱国不仅是一种道德情感,更是一种文化态度。这一时期的闻一多认为:“东方底文化是绝对的美的,是韵雅的。东方文化而且又是人类所有的最彻底的文化。”(引文同上)面对“西风东渐”的现实,他呼吁建立东方的文化优越感,并把这作为振奋民族精神的必要前提之一。因此,他的“我是中国人”的宣示不仅有其情感底蕴,更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诗一开头即宣告:“我是中国人,我是支那人,我是黄帝的神明血胤,”从而点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渊源。在接下来的三节里,诗人以五岳,太平洋,帕米尔高原,流下昆仑山、流过亚洲大陆的大河作譬,昭示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后诗人的目光转向了我们的历史文化,作为一个衰落的文明古国,灿烂的文明史是我们为数不多的几个可以夸耀的地方之一。诗人唱道:我们的历史是韵雅的历史,这里有平静、和谐、朴素的诗一般的生活历程;我们的历史是追求和谐、自然的历史;我们与自然相安,不作过多的索取;我们人与人之间相敬相爱,没有过份的奢望。我们的历史是充满情感,有眼泪,也有欢笑的历史;这泪、这笑中都含着东方哲人的哲学憬悟,因而我们的历史也是充满玄思和东方智慧的历史。在接下来的三节里,诗人歌咏了伟大的民族性格、不朽的民族精神。这精神中有尧舜的谦让、仁爱,有荆轲聂政的不畏强暴,重义轻生,有一个伟大民族开阔的心胸、杰出的智慧。诗人在这里以“戈壁”,“黄河波涛”,“泰山的石溜”、“峥嵘的剑阁”为笔墨颜料,勾画出我们民族的肖像。一回想到现实,诗人的心灵立刻感到阵阵灼痛,他“心中的灵火”在燃烧,为他的祖国烧得发颤。他背负着历史,要走向未来。诗人确信;他的民族的未来是美好的,这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将“洗尽人类的悲衰”,“驱尽宇宙的烦恼”,给全人类带来生机。最后,诗人心情激荡,骄傲地宣称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文化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我们是四万万不灭的明星;我们的位置永远注定。”“我是东方文化的鼻祖;我的生命是世界的生命。”

闻一多简介(百科全书)

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文史学者。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曾用笔名夕夕。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其父为晚清秀才。5岁入私塾,课余随父读史书。他从小喜读诗词,爱好美术,所接受的既有传统的经史教育,也有晚清以来的“新学”教育。1912年冬,闻一多考取北京清华学校,曾任《清华周报》编辑、《清华学报》学生部编辑,发表旧体诗文多篇,课余组织校内学生艺术团体“游艺社”(后改组为“新剧社”)“美术社”等,参加演剧与研究美术。五四运动激发了他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热情,他被推为清华学生代表团成员,并代表清华去上海参加全国学生代表大会。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发出激烈的改造学校、改造社会的呼声。7月,他的第一首新诗《西岸》发表,以后连续发表新诗,这些诗大多收在诗集《红烛》中。他早期的诗,形式多为自由体,较为突出地表现了唯美的倾向和秾丽的风格。1921年11月,清华文学社成立,闻一多为其重要成员。同年12月,在清华文学社作《诗的格律研究》的报告,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进行系统的新诗格律化的理论研究。1922年,去美国留学。留美期间,学习绘画,同时进修文学,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和英国近代诗歌,并在创造社的刊物上发表《〈女神〉之时代精神》《〈女神〉之地方色彩》等有影响的新诗评论。

1923年9月印行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后,闻一多开始致力于新诗创作。《红烛》之后的诗作内容更为充实,形式整齐,语言凝练,形成他独具的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他主张诗人应该超脱于政治之外,但又认为“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他提倡“中华文化的国家主义”,参加过国家主义团体“大江会”。在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认识的支配下,他在一段时期里走着一条曲折的道路。1925年闻一多自美回国,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并成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人。此时,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由实践到理论为新诗发展探索一条值得重视的艺术途径。1928年1月,第二本诗集《死水》出版,收集了他1925年以来的诗作28首。这是他的代表作。1928年3月,《新月》杂志创刊,闻一多列名编辑,在该刊上发表少量译著。秋后,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学术研究。1930年秋后转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定居北平,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到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任教。1938年2月,他参加临大学生的“湘黔滇旅行团”,步行3500华里到达昆明,沿途看到人民的悲惨境遇,对于他的觉悟和进步颇有影响。1938年5月“临大”改为西南联合大学,闻一多仍任教授。他广泛地研究了中国的文化遗产,由唐诗研究开始,上溯先秦汉魏六朝,乃至于古代神话、甲骨文和钟鼎文,以文学为中心,旁涉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体系,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研究的学术贡献尤大,著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等专著。1942年3月出版的《楚辞校补》,是他10年研究的结晶,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赞誉。1943年后,由于痛恨国民党政府的反动和腐败,思想发生根本转变,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云南总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1日,民盟负责人之一李公朴惨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在7月15日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讲演,愤怒斥责国民党反动派,当晚即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949年8月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闻一多的诗具有极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诗作,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基调。早在清华学生时代所作的《李白之死》《红荷之魂》等诗中,成功地运用中国传统的诗歌题材和形象词汇歌唱他心中的理想与爱情。留美时期写下的《太阳吟》《洗衣歌》《孤雁》《忆菊》等名篇,表现了他对帝国主义“文明”的鄙视和对祖国的思念。回国初期的诗作《祈祷》《爱国心》《一句话》《我是中国人》《七子之歌》等,用炽热的情感,完整的意象,和谐的音律,表现了诗人的民族自豪感。《死水》时期的诗较之往昔之作题材更广泛,思想更深沉,进一步接触到了中国社会现实。《春光》《静夜》《荒村》等诗充满了对处于军阀混战中灾难深重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唁词——纪念三月十八日的惨剧》《天安门》《欺负着了》等诗则直接把笔锋指向了北洋军阀的暴行。在《发现》这首诗中,诗人面对着军阀混战,列强侵略,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现实感到困惑与不安,他“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但“总问不出消息”。闻一多的这些诗篇发展了屈原、杜甫创作中爱国主义传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以及社会批判的性质。

闻一多的诗,是他的艺术主张的实践。他的大多数诗作,犹如一张张重彩的油画,他不仅喜用浓重的笔触描绘形象,渲染气氛,尤擅于在大胆的想像、新奇的比喻中变幻种种不同的情调色彩,再配上和谐的音节、整饬的诗句这些优美的艺术形式的框架,使他的诗成为一幅完整的艺术品。但有时由于刻意雕琢,便失去素朴与自然美的光华。闻一多的诗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的诗人。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 原文地址)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4月28日云南大学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4月28日云南冰雹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4月28日云南大学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4月28日云南冰雹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