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主页 加入收藏 保存到桌面
当前位置首页综合上海中学生古诗文大赛题库 上海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含金量

上海中学生古诗文大赛题库 上海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含金量

地狱归来围观:℉更新时间:2024-03-31 02:24:34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上海中学生古诗文大赛题库 上海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含金量的文章,本文对文章上海中学生古诗文大赛题库 上海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含金量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上海中学生古诗文大赛题库 上海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含金量

中学诗词成语大赛题库?

『壹』 成语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

成语诗词竞赛试题

初一(下)成语知识竞赛题

班级_____姓名_______座号____评分____

(注意:全卷100题,每题1分,总分100分,时间45分)

一、 请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对的请打 ,错的请打×。

( )1、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

( )2、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 )3、《还珠格格》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地。

( )4、在我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套高档衣服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 )5、为了富国强兵,王安石舍家忘身,殚精竭虑地推行新法;宋神宗不动声色,宵衣旰食地谋划改革。

( )6、自去年中国社会科学辑刊提出建立社会科学规范化以来,"规范化"成为学者之间的一个炙手可热的论题。

( )7、语文考试能得高分的学生大都思维敏捷,博闻强志,并且综合能力较强。

( )8、刚一起跑,高三(1)班的夏曦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点。

( )9、斯诺的其它著作都不可和《西行漫记》相提并论。即使是杰出的报告文学,在事过境迁之后,往往成为明日黄花。

( )10、这位老教师总结出的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屡试屡爽,大家都很佩服。

( )11、王宝森之流贪污腐化,挥霍浪费国家财产,他的人格可说是不名一文。

( )12、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 )13、期中考试,刘军同学数学获得满分,真可谓是登堂入室了。

( )14、如果把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

( )15、你游桂林的山水,见到那些构造奇妙的山洞,一定会说是鬼斧神工,天造地设。

( )16、他是个计算机专家,又会两种外国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 )17、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 )18、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损失已经习以为常,养成了一种麻木不仁的恶习。

( )19、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能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

( )20由于乡亲父老的艰苦奋斗,只不过几年,我的家乡就改头换面,山青水绿,牛肥粮多

二、 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21、直接了当( ) 22、换然一新( ) 23、道貌暗然( ) 24、既往不究( )

25、别出心裁( ) 26、礼上往来( ) 27、陨身不恤( ) 28、震聋发聩( )

29、铤而走险( ) 30、趋之若骛( ) 31、按步就车( ) 32、色厉内茬( )

33、如火如茶( ) 34、因地治宜( ) 35、推心至腹( ) 36、纷至踏来( )

37、原形必露( ) 38、谈笑风声( ) 39、委屈求全( ) 40、金壁辉煌( )

三、 请根据解释写出相关的成语。( )41、多用来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 )42、形容心胸极其狭窄。( )43、比喻舆论的力量极大,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44、比喻局势将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

( )45、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

( )46、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 )47、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之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 )48、指装模作样,活像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 )49、比喻最先做某种坏事或首开某种恶劣风气之先的人。

( )50、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

( )51、比喻空欢喜一场。

( )52、比喻人力或物力前后接不上。

( )53、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 )54、指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热烈。

( )55、形容十分谦虚。

( )56、形容精神旺盛,容光焕发。

( )57、比喻失败以后重新恢复势力。

( )58、宇宙间的一切景象都更换了新貌,呈现一派生气。

( )59、汇聚成盛大壮丽的景象。

( )60、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

( )61、读书总有好处。

( )62、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 )63、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

( )64、比喻学习上笼统接受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

( )65、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

( )66、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 )67、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 )68、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 )69、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 )70、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

( )71、敛藏才智,不使外露。

( )72、事物的变化难以捉摸。

( )73、指架柴车穿破衣服去开辟土地,后形容创业艰苦。

( )74、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谈。

( )75、为应付某种需要而暂时采取的变通办法。

( )76、按情理或情节来看,尚有可原谅之处。

( )77、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狂妄的行动。

( )78、从来没有人做到的,空前的。

( )79、形容遇到变故或在严重、紧急的情况下,沉着镇定,毫不慌乱。

( )80、沉迷于所喜爱的事物,而使意志消磨掉。

四、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81、恣行无忌( )82、纵横捭阖( )83、自惭形秽( )84、孜孜不倦( )85、栉风沐雨( )86、怨天尤人( )87、引而不发( )88、颐指气使( )

89、一曝十寒( )90、洋洋洒洒( )91、偃旗息鼓( )92、邂逅相遇( )

93、越俎代庖( )94、无稽之谈( )95、未雨绸缪( )96、耳濡目染( )

97、飞扬跋扈( )98、万马齐喑( )99、惟妙惟肖( )100、贻笑大方( )

成语知识竞赛题答案

一、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21.接-截 22.换-焕 23.暗-岸 24.究-咎 25.新-心 26.上-尚 27.陨-殒

28.震-振 29.挺-铤 30骛-鹜 31.步-部 32茬-荏 33.茶-荼 34.治-制

35.至-置 36.踏-沓 37.必-毕 38.声-生 39.屈-曲 40.壁-碧

三、41.游刃有余 42.睚眦必报 43.众口铄金 积毁销骨 44.山雨欲来风满楼

45.闻过则喜 46.循序渐进 47.一蹶不振 48.煞有介事 49.始作俑者

50.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51.南柯一梦/竹篮打水 52.青黄不接 53.万马奔腾

54.销声匿迹 55.虚怀若谷 56.神采奕奕 57.卷土重来/东山再起 58.万象更新

59.蔚为壮观 60.千夫所指 61.开卷有益 62.祸起萧墙 63.分崩离析 64.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65.脍炙人口 66.文不加点 67.马到成功/旗开得胜 68.三顾茅庐

69.怙恶不悛 70.无与伦比 71.韬光养晦 72.变幻莫测 73.筚路蓝缕 74.侃侃而谈

75.权宜之计 76.情有可原 77.轻举妄动 78.前无古人 79.泰然自若/临危不乱

80.玩物丧志

四、81.放纵 82.开合 83.形态丑陋 84.勤勉的样子 85.梳头 86.怨恨 87.拉开弓

88.面颊 89.晒 90.文辞众多的样子 91.放倒 92.没有预约而相遇 93.厨师

94.考查 95修缮 96.沾湿 97.蛮横 98.哑 99.相似 100.被人笑话

本文摘自《网络文库》

『贰』 50分!中小学生古诗文比赛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 )的名句

A.陈子昂 B.王勃 C.王维 D.杜甫

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作者于谦是( )人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的作者是( )

A.李商隐 B.杜牧 C.杨万里 D.李清照

4.张志和《渔歌子》中“西塞山前白鹭飞”的下句是( )

A.蜻蜒飞上玉搔头 B.芳草萋萋鹦鹉洲

C.桃花流水鳜鱼肥 D,映日荷花别样红

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 )。”

A.月黄昏 B.星如雨 C.花木深 D.蝶难来

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中,主要用到的修辞方法是( )

A.对偶 B.排比 C.反复 D.比喻

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出自杜甫的( )

A.《登高》 B,《旅夜书怀》 C.《春望》 D.《江南逢李龟年》

8.“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出自( )

A.《岳阳楼记》 B.《桃花源记》

C.《醉翁亭记》 D.《小石潭记》

9.《曹刿论战》选自( )

A.《春秋》 B.《战国策》 C.《左传》 D.《国语》

10.“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姑苏”指( )

A.杭州 B.苏州 C.扬州 D.赣州

11.“太宗朝有王著者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中“右军”指的是书法家( )

A.王羲之 B.欧阳询 C.颜真卿 D.柳公权

1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是( )

A.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C.老年人如夕照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3.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它的果实)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遗憾)

C.先帝不以臣卑鄙 ( *** 卑劣)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与子女)

14.判断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

A.吾祖死于是 (在这件事上)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监狱)

C.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更不必说)

D.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错沟通)

15.下列古代词语后来被新词所取代,取代正确的一项是( )

社稷 庠序 高堂 黎庶

A.国家 学校 父母 百姓

B.国家 书房 上房 人民

C.宗庙 学校 殿堂 平民

D.祖国 学校 朝廷 百姓

1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选出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百姓)

B.匹夫有重于社稷者 (百姓)

C.布衣之交尚不可欺 (百姓)

D.今王播弃黎老 (百姓)

17.下列成语与“而或长烟一空”中“一”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一丝不苟 B.一相情愿

C.一目了然 D.一无所有

18.下面与“斗折蛇行”中的“斗”“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岸势犬牙差互 B.皆若空游无所依

C.隶而从者 D.不可知其源

19.下列句中的“则”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则”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非死则徙尔

20.下列句中与“花之隐逸者也”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21.《曹植聪慧》评论“曹植善属文”;

(1)下面属于曹植所撰写的是( )

A.《短歌行》 B.《燕歌行》 C.《白马篇》 D.《蒿里行》

(2)文中“太祖甚异之”应译为( )

A.曹操很奇怪他 B.曹操对他非常惊讶

C.曹操认为他很奇特 D.曹操对他的才能很惊讶

(3)下列成语与曹操有关的是 ( )

A.老骥伏枥 B.四面楚歌 C.狡兔三窟 D.指鹿为马

22.《张孝基仁爱》曰:“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1)与“不复有故态”中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B.故人西辞黄鹤楼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D.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2)文中“徐”解释为( )

A.从容不迫 B.缓慢 C.舒缓 D.宽松

(3)划线句解释正确的是 ( )

A.于是将自己父亲聚积的财产呈献给他 B.就把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归还给他

C.因此将父亲派给他的财产归还他 D.竟然把他父亲散落的财产交还于他

23.题金陵渡 (唐)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1)“金陵”即南京的别称。下列不属南京别称的一项是 ( )

A.建康 B.临安 C.江宁 D.白下

(2) 对“津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过河 B.渡船 C.渡口 D.渡过

(3)从金陵到峨嵋,史上有诗曰:“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 )

A.苏洵、苏轼、苏辙 B.杜甫、杜牧、杜荀鹤

C.曹操、曹丕、曹植 D.班彪、班固、班超

24.赵简子元日放生

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1)“正月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阴历的每月初一称“朔” B.阴历的每月十五称“望”

C.阴历的“望”的前日称“既望” D.阴历的每月末一天称“晦”

(2)对“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中的“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同“于”,在 B.因为 C.认为 D.拿

(3)划线句“示有恩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指出有恩德啊 B.表示(对飞禽)有恩德

C.显示百姓有恩情 D.拿给他看鸠是有情的

25.与狐谋皮

周人有爱裘而好珍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馐,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

(1)古代祭祀用的动物叫“牢”,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牛羊猪”全备叫“太牢” B.只用猪、羊的叫“少牢”

C.仅用一只猪的叫“牢” D.仅用一只羊的叫“一牢”

(2)与“言未卒”中“卒”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骑千余,卒数与人 B.畜我不卒

C.百姓力屈,恐不能卒业 D.卒然遇轶才之兽

(3)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狐狸相互带着东西逃到重丘下面

B.狐狸相互带头逃到群山下面

C.狐狸相互沿着重丘之下逃跑

D.狐狸互相结伴逃到群山之下

26.海瑞清廉

都御史刚峰海公,卒于官舍。同乡宦南京者,惟户部苏民怀一人。苏检点其宦囊,竹箱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王

司寇凤洲评之云:“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

(1)明清时期,中央设六部。下面不属于“六部”的一项是 ( )

A.户部 B.礼部 C.水部 D.刑部

(2)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宦”,做官 B.“惟”,只有 C.“卒”,差役 D.“而已”,罢了

(3)对“不立党”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结伙 B,不建立党派 C.没有朋友 D.不参加党派

27.范仲淹罢宴

范文正公守邪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椁皆所

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周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1)“范文正”即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文正”乃谥号。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朝包拯,谥号“孝肃” B.岳飞谥号为“武穆”

C.清朝纪昀,谥号为“文达” D.王安石谥号为“荆公”

(2)对“公怃然”理解正确的是( )

A.大家感慨的样子 B.范仲淹忧伤的样子

C.大家忧伤的样子 D.范仲淹默不作声的样子

(3)这件事可用来证明范仲淹曾说过的一句名言是 (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8.晋平公游于河 ’

晋平公游于河(A)而乐,曰:“安得贤士与之乐此也?”船人盍胥跪(B)而对曰:“主君亦不好士耳!夫珠出于江海,玉出于昆山,无足(C)而

至者犹君之好也;士有足(D)而不至者,盖主君无好士之意耳,无患乎无士也。”

(1)对古代“河”“江”解释正确的是 ( )

A.河,多指黄河;江,多指长江 B.河,指河流;江,指江水

C.江,指江河;河,亦指江河 D.江,指海水;河,指湖泊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耳:罢了 B.犹:因为

C.夫:句首助词,无义 D.盖,因为

(3) “而”多作连词用,有承接与转折作用。上文中四个“而”的作用,表述不确切的是 ( )

A.承接 B.转折 C.转折 D.转折

29.曾子不受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

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 )

A.以:而 B.致:奉献 C.修:修理 D.奚:什么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与“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中“全”字不同的是( )

A.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 B.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D.春风又绿江南岸

(3)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奚为不受 B.纵子有赐,不我骄也

C.竖子不足与之谋 D.今日之事何如

30.项羽烧秦宫室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

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

果然。”王闻之,烹说者。

(1)下列各句中,“以”字意义与“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中的“以”相同的是( )

A.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D.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由语段中项羽的言行看,对项羽性格中的弱点归纳有误的是 ( )

A.暴戾 B.狡诈 C.独断 D.爱慕虚荣

(3)读“项羽”这一历史人物,让人联想到诗歌中指代的历史人物。下列加着重号的词所指代的人物,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

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李龟年 董 大 杜少府 元 二 B.杜 甫 高 适 王 勃 王 维

C.李 白 岑 参 陆 游 杜 牧 D.王之涣 王昌龄 辛弃疾 苏 轼

二、填空题(40分)

31.下面这首诗,诗句都不完整,试选取恰当的内容给它补上(填写序号)(2分)

清溪流过___________,空水澄鲜___________。隔断红尘___________,白云红叶___________。

A.一色秋 B.两悠悠 C.三十里 D.碧山头

32.下列句子,出自宋人作品的是 (写序号)___________ (3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i

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33.下面四副对联分别写的是哪位古人,请依次写出(4·分)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2)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4)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知九歌心。

34. 望岳 杜甫 (9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作者杜甫字为_________,其文集为_________,是以_________命名的。其代表作有“三吏”,即《新安吏》,_________《潼关吏》,

“三别”即_________、《新婚别》和《无家别》。(5分)

(2)“岱宗”即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另四岳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显

示出他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2分)

35.承宫樵薪苦学(10分)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

听经。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1)解释加点的字(4分)

少孤___________ 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___________

见而欲笞之___________ 遂通其经___________

(2)翻译“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春秋》是孔子编写的一部鲁国的编年史。孔子教育学生,以《春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本教材,世称“五经”。之后,儒家学派的人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学》、《中庸》(俗称“四书”)作为经典必读书。(3分)

(4)用文中一个词语概括承宫“遂通其经”的方法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6.柳子厚风范(12分)

其诏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1)柳子厚,即________;我们在初中阶段学过他的一篇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与韩愈是唐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倡导者,文学上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当诣播州___________ 愿以柳易播___________

虽重得罪,死不恨___________ 士穷乃见节义___________

(3)翻译划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选文作者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赞扬了柳子厚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5个字)的美德。(2分)

三、鉴赏题(任选一题)(10分)

其一、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全诗语言毫无雕饰,可谓淳朴素淡,但占人在评论这首诗时却说:“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这两种说法矛盾吗?请结合全诗从语言方面加以评述。(200字左右)

其二、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全唐诗》录此诗,“落”字作“在”;请你品评一下“落”与“在”哪一个更好?为什么?(200字左右)

其三、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潮落夜江斜月里”中用一“斜”字极好,请用心品析;如若把“两三星火是瓜洲”中的“星火”换上“枫桥夜泊”的“渔火”好不好?为什么?(200字左右)

附加题(10分)

下面三首诗都是从项羽乌江自刎写起,但诗人评价各异。请扼要写出他们各自的看法。

1)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

2)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乌江亭》)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

杜牧认为:项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认为:项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认为:项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叁』 中国诗词大赛有题库吗

应该是有的

希望得到你的采纳

『肆』 古诗词大赛题目及答案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 这句话印证内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容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4.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的答案谁有

    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参考答案(C组)

    第一部分基础题(40分,每题1分)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一)1.D 2.A 3.B 4.D

    (二)5.A 6.D 7.A 8.C 9.B 10.C

    (三)11.B 12.C 13.B 14.B 15.C 16.A 17.B 18.D 19.C 20.C

    二、填空题(20分,每题1分)

    (一)21.曹操;《短歌行》 22.王勃;《滕王阁序》 23.李白;《送友人》 24.白居易;《琵琶行》 25.元稹; 《离思》 26.王实甫;《西厢记》

    (二)27.举类迩而见义远 28.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9.明月何时照我还 30.千古风流人物三国 周郎赤壁 3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2.《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33.司马相如、司马迁 34.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5.《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36.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 37.庚、辛;未、申、西 38.孟、仲、季 39.朔、望、晦 40.生员;举人;贡士;进士

    第二部分(60分)

    一、(8分,每题4分)

    41. “唤起”,既是前三句不同声响造成的后果,同时又是时间演变的必然进程:离别的时刻来到了。所以,就全篇来看,似以后一种解释为佳。如解释为行者把女方“唤起”,则自然要冲淡这首词所表出的那种离情的深刻性。 42.这两句写行者远去,但还恋恋不舍地回头遥望女子居住的高楼,然而这高楼已隐入地平线下去了,眼中只见斗柄横斜,天色放亮,寒露袭人,鸡声四起,更突出旅途的寂寞。人,也越走越远了。

    二、(2分,每题0.5分)

    43.(1)使人退避;(2)部下;(3)表反诘语气,相当于:岂,难道;(4)儿女亲家

    44.(1 )我要不是你们帮助不可能到这种地步;(2)请求放弃掌管的兵权

    45.略

    三、(6分,每题2分)

    46.(1)同“义”,道理、意思;(2)辛劳 (3)责备 (4)“以”作连词,相当于“而”

    47.(1)古时有讨除煌虫而未尽灭的情况,只是人们不肯听命、效劳而已。 (2)说是修德可以免除煌虫灾害, 恐怕是刘聪那里缺少德行而导致这样的吧? (3)事情本来就有违背经典而合乎事理,违反事理而适应权变的情况。

    48.除天灾者当以德,昔刘聪除惶不克而害愈甚。(2分)

    49.既要有正确的方法,又要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战胜煌灾。(2分)

    四、50.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写一段赏析文章,不少于200字。( 15分)

    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腊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刘诗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感觉。雍诗以纤巧轻柔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精细图景,新巧而又清丽,表现洞庭君山的秀美,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五、51.阅读下文,写一篇赏析文字,不少于300字。(15分)

    《钻姆潭记》是《永州八记》第二篇。钻姆潭,形状象熨斗的潭。开端“钻姆潭,在西山西”,只用七字既点了题, 又交代了潭的位置,而且与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连接了起来。

    作者写潭,先写潭的形成过程,重点在水与石的两次搏击。作者运用了拟人化的描写,使水获得了生命力,显得有声有色。水之来,不是流而是奔,写水之搏击,不用蚀而用啮,生动地表现了水对准山石,毫不放松的冲击。写水之去,不用流淌,而用徐行,仿佛可见那安详舒缓的漾漾漫流。潭水源于冉水,“奔注”而下,可见急湍似箭,直泻千里的气势。突然碰到了山石,于是两下抵住,石因有靠山,水只能“屈折东流”。旋即因“颠委势峻”的有利地形,水重新积蓄了力量,开始“荡击”,咬瞄着山石的边缘。柔能克刚,结果形成了一个“旁广而中深”的潭。它广阔近十亩有余,表面平静,纵深清澈,周围有碧树环绕,高处有泉水流泻。其宁静幽雅与前之激烈的搏斗恰成强烈的对比。

    潭上美景,作者留恋不己,亟游不止,引起了要卖田的潭上居者的注意,因而上门来求售。作者“乐而如其言”。买下之后,动手改建,潭上景色尽收眼底,于是乐不思故土。作者失意远贬,本来是“不乐居夷”、“不忘故土”的,现在却因为得到了这个潭,竟至乐于居夷,忘怀故土,充分表明了作者对钻姆潭的深厚感情和潭上景色的高度赞美。然而,作者只不过是苦中作乐罢了。表面上旷达闲适,内心却是沉痛悲哀,潭上美妙的景色处处透出凄清 的意味。

    附加题(10分)

    52.(略)

    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参考答案(A组)一、选择题(30分,每题1分)1.B 2.A 3.A 4.C 5.C 6.D 7.A 8.A 9.B 10.D11.C 12.C 13.C 14.D 15.D 16.A 17.D 18.A 19.B 20.C 21.B 22.A 23.D 24.A 25.B 26.C 27.D 28.B 29.A 30.D二、把下面的诗文句子填写完整(10分,每空1分)31.长河落日圆 32.坚忍不拔 33.沉舟侧畔千帆过 34.山重水复疑无路 35.一蓑烟雨任平生 36.浅草才能没马蹄 37.百川灌河 38.山寺月中寻桂子 39.苔痕上阶绿 40.友多闻三、根据要求填空( 10分,每空1分)41.星河 42.寒 43.近水远山(“远山近水”也可) 44.明月(“月亮”也可) 45.暮 46.日月 47.青云 48.梦 49.春水 50.雨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诗后的问题( 16分)(一)51.《爱莲说》52.吟余小立阑干外。53.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象,更有诗情画意。(或此时的“鸦”是以天空为背景的,所以更像“点”状的物像。)(二)54.陶渊明55.颜色56.色、形57.隐居生活之闲适愉悦(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快乐)。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4分)58.林纾59.急忙 装满 背着 馈赠60.B、D61.因为他得知老师没有米煮饭,想帮助老师。(或“因为他得知老师家很穷,没有米煮饭”。)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个心地善良且十分关爱老师的人。六、阅读下面的诗和文,按照要求写作。(20分) 62.(略) 63.(略)附加题 64.(略)

    中华经典古诗文大赛含金量

    高。中华经典古诗文大赛含金量高,对在校大学生而言,此证书含金量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在没有社会经验与工作经验的情况下,此证书是大学生在校状态的反应。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上海中学生古诗文大赛题库 上海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含金量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上海中学生古诗文大赛题库 上海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含金量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