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主页 加入收藏 保存到桌面
当前位置首页论文文学论文新世纪内地犯罪主题电影研究

新世纪内地犯罪主题电影研究

梦尽围观:℉更新时间:2021-12-18 09:09:40

新世纪内地犯罪主题电影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界定

本文选用犯罪主题电影;入题,原因是相较于犯罪片;,犯罪主题电影;更适宜于中国电影的理论场域。

首先,中国内地目前虽然正在推进电影类型化发展,但实际上本土并没有标准的类型片。电影人拿来了好莱坞类型片的概念,类型片是完整成熟稳重的电影工业体系方能产出的产品,而中国内地目前明显没有形成这种工业体系。在内地市场进行具体类型化尝试的时候,影片的思维内核和意识形态都被极大程度地本土化了,电影人更多的是在使用类型元素来拍片,此时的电影多是以一种类型元素杂糅的面貌呈现的。比如,犯罪片融入了喜剧元素呈现出本土黑色电影的风格(《疯狂的石头》、《追凶者也》、《火锅英雄》、《天下无贼》等);具有鲜明作者风格的艺术电影(《白日焰火》等)。

其次,西方这些类型划分本身也带有随机归类的可能性。强盗片、警匪片、悬疑惊悚片都可以归入犯罪片;,可是其界限和依据历来都智者见智。因此,邵牧君曾表示毋宁用犯罪片来概括所有通过犯罪主题来反映社会形相或进行社会评论的影片。;

本文以主题做界定范围,可以将一个时期更多的电影作品纳入其中,从影片普遍的文化表现体察这一时段国民精神的演进,从骤起的变化(如现象级电影)发掘电影行业及电影人观念的转变。

.....................

1.2 选题背景

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一片红火的景象,观看电影有成为休闲娱乐第一选择的势头。不过,电影市场在 2021 年里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国内票房相较于上一年不升反降。2021 年的暑期档创下了奇迹般的票房成绩,而 2021 年的暑期档刚过去不久,《当代电影》杂志就刊发了《电影导演座谈会摘要》和《电影编剧座谈会摘要》,由主管电影的政府部门出面组织了当下内地比较知名的导演同编剧们进行座谈,就2021 年暑期档中国电影市场表现不佳的现象进行讨论分析,交流信息与经验。可以看出,当下的中国电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中国电影经历了近四十年的体制改革,目前正处于深化推进的关键时期,中国电影走的是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

中国电影的体制改革经历了 1978-1992 年的萌芽探索期, 1993-2001 年的调整发展期 ,从 2002 年至今,正处于深化推进期。不难发现,新世纪以来内地电影的舆论宣传越来越多且广泛,内地电影的策划、制作、发行、上映等环节在逐步脱离体制管控后,从原先的事业转变成为了电影产业,开始变得多元且活泼,群众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现自己作为观众;的地位在不断上升,这样一来电影市场形成了,电影产业也初具雏形。

中国电影在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进程中,重点在于不断发展电影工业,生产高质量的类型电影。作为后来者,中国电影必然要师夷长技以自强,好莱坞电影作为最成功的产业模式,中国必以拿来主义的精神进行学习与效仿。而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基石正是数量庞大的类型电影,对于类型电影在国际上的声名,早已不再同简易的商业片进行捆绑,它成为了独立的且生命力顽强的一个概念体系。

中国电影想要拿来类型片,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理论学习、观察,实验、借鉴、本土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疯狂的石头》,引发了中国电影业内业外的一场集体狂欢,观众们纷纷买票观影,赞扬之声不绝于耳,而业内多是在思考为什么是宁浩?为什么在 2006 年出现?

......................

第 2 章 新世纪内地犯罪主题电影的多样形态

2.1 黑色喜剧

黑色喜剧旨在讲述一种黑暗、讽刺、挖苦和风趣的故事具备玩世不恭和冷嘲热讽的特性;它对犯罪主题进行了解构与重塑,黑色;同喜剧的融合产生了与众不同的影片效果,在新世纪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类片种。

2.1.1《疯狂的石头》与宁浩的意义

在 2006 年,《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导演宁浩同他的疯狂系列成为了一次现象级的电影狂欢。《疯狂的石头》以低成本获得了较高票房,这种商业上的成功在当时引发了业内一些争论,不少评论者认为这部电影的结构和表现手法都显得与以往国内的喜剧片有很大区别,给大众带来了新鲜的观影体验,此外也有一部分影评人及影迷认为《疯狂的石头》同一些西方电影十分相似,是纯粹抄袭模仿的闹剧;。回过头来看,《疯狂的石头》出现在一个恰好的时间点,甚至可以说它作为国产黑色喜剧的排头兵,带领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及这些影片背后的青年导演们进行了一次突围。它饱受质疑的类型化风格,成就了自身的同时也为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另一种可能,开启了内地电影自觉类型化的一个时代。

可以把《疯狂的石头》放置于当代电影的发展进程来审视。从 2002 年起中国电影行业开启深化产业化改革的道路,市场的参与度同地位都得到明确的认可。有了《英雄》这样的中国大片应时而生,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行业看起来很光鲜,著名导演动则启用若干位影坛巨星,耗资若干亿,打造出空前的大制作。而这些仅仅是华丽的表象,光环仅仅属于屈指可数的几位著名导演,著名导演之外的青年导演们则陷入了群体性尴尬。资金都涌向大制作,指望在国际上赚足名声,在国内市场上赚足银子,电影产业的暴利引起的唯利趋向在此时已初见端倪。包括第六代导演在内的青年导演们发现,他们的中小成本电影在这一时期的资金筹备比较困难,一旦开拍又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于是创作日趋艰难。而《疯狂的石头》的成功给了行业一针强心剂,中国电影开始从大片迷局中清醒了起来。

提到《疯狂的石头》,各类文献比较集中地认为它借鉴了西方黑色电影类型下的亚类型黑色喜剧;,理由是电影中呈现的戏仿、混合与荒诞等分明是黑色喜剧的技巧与规则。有的干脆更直接,搬出了《两杆大烟枪》来与之进行对照,直指宁浩抄袭了这部英国导演盖·里奇的作品。对于《疯狂的石头》受到《两杆大烟枪》影响这一点,宁浩从来没有否认过,并且曾主动提及过这种借鉴的由来,他觉得电影这么拍好玩;,觉得当时的中国电影市场需要也能接纳这种类型的电影,事实上宁浩的这种猜想的确得到了现实的证实。

...........................

2.2 警匪片

警匪片是犯罪主题电影的传统表现类型,是犯罪类型片的一个重要亚类型。从警匪片的发展线索、叙述规定性来看,中国的这种类型化是不稳定的、多变的,反差比较大的。;在过往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内地并没有标准的警匪片,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出现的一批警匪片,比较生硬的借鉴了一些香港和西方电影的模式,这些西方港台电影的价值导向明显同中国内地的文化环境及制度格格不入。同时因为体制的限制,当时有限的警匪片大都是公安片,主要展现公安警察的刚正不阿、智勇双全,片中不法分子形象往往是扁平和符号化的。此外为了公众安全,侦查片也不能将细致的办案手段的做完整呈现,种种限制之下很难有特别优秀的作品问世。

新世纪以来,在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背景之下,警匪片这样剧情跌宕紧凑的电影类型开始了不断的尝试与发展。从制作者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由于《内地与香港对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签署,直接推动了两地合拍片的创作,香港导演频繁北上与内地进行合作拍片。不过这类合拍片还是以香港的制作班底为主,直接体现合拍;的往往只是内地一两个演员的露面及影片背后的资金投入,例如《无间道Ⅲ》(2003)、《伤城》(2006)、《门徒》(2007)等影片,这些作品固然优秀,但实际上并不能体现内地电影人的风格与能力。与此同时,保留公安片传统的警匪片并没有退出舞台,很多政策制片或是频道出品开始走电视电影的路线,一部分院线主旋律影片与时俱进地采用大制作大明星,也能收获不俗票房与口碑。2021 年上映的《湄公河行动》是对于中缅边境的缉毒警匪片,影片改编自真实案件,采用了当下热门的明星演员,边境空间的水深火热和艰险异常十分有效地衬托出公安干警的英武与坚韧,也表现出国家在领土安全问题上坚定的态度,是与时俱进的主旋律电影。综合考量会发现,这部影片对中国电影市场进行了精准把脉,兼顾了主流话语与商业价值,武打、枪战、追船等等元素的添加,使观众十分买账,同类型影片还有《冲出亚马逊》(2002)、《战狼》(2021)等等。长期来看在各个时期,此类主旋律商业片的市场潜力都不容小觑。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时期的内地电影人,在吸收了西方及香港警匪片的诸多养分后,开始能够独立地进行一些本土化的创作。这些电影人有的是电视剧导演出身,有的是广告导演出身,他们在大量的阅片与实践后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个人气质与作者特质,相比此前的内地警匪片,新世纪以来的内地警匪片开始更加注重人物塑造,在核心价值的表述上从集体神话叙述转变为个人神话叙述,叙述角度由宏大叙述发展到平民视角,在电影形式上完成了由写实到风格化的转变。;

.........................

第 3 章 新世纪内地犯罪主题电影的表述特色............................... 23

3.1 空间中的伦理书写.......................... 23

3.2 方言:底层与边缘的声音................. 31

3.3 角色心理的深入开拓....................... 33

第 4 章 新世纪内地犯罪主题电影的传承与发展.................... 37

4.1 经验与借鉴........................ 37

4.2 先锋与青春........................... 40

4.3 挑战与对策......................... 44

第 4 章 新世纪内地犯罪主题电影的传承与发展

4.1 经验与借鉴

内地犯罪主题电影现今的发展势头良好,是电影市场的主力之一。好的发展离不开经验借鉴与技术传承,必须承认中国电影的成长对西方及港台电影学习颇多,犯罪主题电影更不例外。西方电影、港台电影及韩国电影在犯罪片创作领域久有耕耘,内地犯罪主题电影的起步与发展必然要从此三者汲取经验。

西方电影涵括了好莱坞电影、欧洲电影及其以外的欧美国家电影。其中好莱坞电影以其强大的品牌效应,吸引了众多优秀导演前来拍片,这种人才引进就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好莱坞在世界各地发掘优等生;的原则是该导演已有佳作问世,可是相当大部分的优等生;进入到好莱坞之后迅速被同化,大部分不会再有个性鲜明的作品问世了。比如英国的盖里奇,内地观众已经在对于宁浩的正反批评中对此君及其作品有了一定了解,他的《两杆大烟枪》(1998)和《偷抢拐骗》(2000)都是在英国独立完成的,所以这些作品并不能归属于好莱坞。而他在好莱坞执导的《大侦探福尔摩斯》(2009)就是纯粹的原汁原味好莱坞商业大片,作者性并不突出,但是全球票房颇高,这实际上体现了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巨大能量。好在好莱坞自身并不缺乏人才,大卫·芬奇、马丁西科塞斯、科恩兄弟、昆汀塔伦提诺等犯罪片大师辈出,诸多佳作囊括了各种类型各种风格,而这些作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就有全球性的影响。

..........................

结语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经历了一个急速的发展时期。人们常说,中国社会发展任重而道远,要用数十年的时间经历发达国家百年的变迁,中国电影何尝不也是这般行色匆匆。每个人在这个时代所承受的压力与困惑,所遭受的不公与不幸汇聚成时代的痛症,亟须被听到与正视。犯罪主题电影可以是一扇窗户,让人们看到现实中的种种问题;也可以是一把快刀,直刺黑暗与时弊;还可以是一场闹剧,让人们笑着痛骂几句,发泄了心中的悲愤与不满,然后继续上路。

新世纪内地犯罪主题电影的良好发展离不开电影人的不懈追求。在现阶段,以第六代;电影人为代表的青年导演们获得了充分的成长,市场的逐步放开和资本的涌入使他们获得了更多的机会,也带来了更大的诱惑与挑战。在商业资本与官方话语的双重把控下,将镜头对准现实中的黑暗与社会边缘需要更大的决心与更强的表述能力。所幸薪火相传,愈来愈年轻的导演纷纷开始了自我的表述。

在当下的消费语境中,电影是一种商品。电影人想要生产出优秀电影,必然要在商业运作同艺术坚持之间寻找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正在通过摸索和尝试去取得平衡,这让中国观众有理由相信中国电影的实力和影响力将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