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主页 加入收藏 保存到桌面
当前位置首页论文文学论文告别叛逆,消解忧虑——魏微文学小说“成长”书写研究

告别叛逆,消解忧虑——魏微文学小说“成长”书写研究

紫极天帝围观:℉更新时间:2021-12-18 10:27:09

告别叛逆,消解忧虑——魏微文学小说“成长”书写研究

这是一篇研究文学的学校毕业论文,笔者认为魏微作为70 后;作家的一员,作品从日常生活出发,书写着自身的体察与感悟,但同时她也区别于当时的大环境,在 70 年代的美女作家;们用自己的青春书写着欲望、财富、势力时,以其与众不同的叙述格调而独树一帜,这也鲜明地体现在了她的成长;书写之中。

第一章 身体诉说欲望时代的个人成长

第一节 性意识:性是个人成长的动力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他认为人的本能分为两种,分别是自体生存本能和攻击本能,其中生的本能包括性本能,而性本能是所有的原动力。性意识的觉醒,是人成长的一个标志,对于个人而言,成长并不始于某种身体标志出现的那一天,而是意识到它的那一天。;不过,魏微描绘的性是温和的,她在《一个年龄的性意识》中写到,林白、陈染像是少女,她们激烈地表现着性,我们反而是女人,老实了;,透露出对描绘身体与性时的忧虑。

魏微的小说《石头的暑假》(又名《尖叫》)就描绘了一个处于青少年时期的男孩对一个八岁小女孩进行的性侵害。漂亮女孩玩耍时的尖叫;唤醒了石头身上的另一种冲动,这种尖叫声是迷迷糊糊的,让人把握不住,它可以随时出现在石头的心中。突然从某一天,石头开始期待着尖叫声的响起,为此他彻夜不眠,为的就是等也许和我们听到的并不是一种尖叫的尖叫声。;当看到了小姑娘的裸体,他是害羞的,声音变得软弱而轻飘,像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汗淋漓,他称小姑娘为一个八岁的小女人。直到他将小姑娘强奸,才听到由自己发出的梦寐以求的尖叫声,他能感受到这声尖叫在身体中已经隐藏了很久。为了寻求心底的渴望,未成年的石头违背了道德,性侵犯了一个年仅八岁的小姑娘,最终锒铛入狱。魏微在创作中并没有选择抑制这种尖叫,而是将其以一种近似平淡的语调叙述出来,将性意识鲜活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她将这种尖叫的躁动展示为成长过程中不可逃避的问题,促使着少年的成长。在性意识的爆发下,石头逐渐地成长起来,原来那个青涩的男孩已经不见了,他看到任何一个女孩子都不会再脸红了,但是这种成长的代价是巨大的。出狱后的石头开始按照既定的社会秩序生活,娶妻生子,按部就班。但是,有一件事情的发生彻底摧毁了他平淡的生活。那是在石头出狱的几十年后,两个人都步入中年,容颜有了很大的改变,女方也已经隐姓埋名,而仅仅是一次擦身而过,隐藏在石头心底的尖叫声又出现了,女子想要逃开,但还是被石头追上。石头又一次遵循了内心的尖叫,他还是爱着当年那个给他带来尖叫的女孩。相隔了二十多年的两声尖叫;改变了石头的一生,它催促着石头成长、成熟稳重。

..........................

第二节 初夜:关键的成人仪式

在传统的观念中,初夜即是婚姻的标记。由于个人意识的发展,70 后;作家开始对性;进行直接的描绘,他们在作品中着重描绘个人对两性关系的想象与体验。作为70 后;作家中的一员,魏微在对成长的写作中,也描绘了身体与性意识,而初夜;在她作品中则是成长中的一种重要的成人仪式,是探寻身体与意识成长中的关键。

家境贫困的女孩们选择离开家乡去都市打拼,她们唯一的资本就是自己的身体。于是,魏微在《回家》中塑造了一种特殊的女性形象,她们靠卖淫为生,靠出卖身体改变命运。小凤跟着表姐来到城市,起初看到表姐的工作是不齿的,她曾经气愤自己被骗到这里,也以绝食作为反抗,却被嘲笑在丹阳街这个地方,她平白无故地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烈女形象,引得整条街都在笑话她。;但是随着找工作过程的不顺利,不甘心就此返回贫困的小凤,也放弃了内心的抵抗,半推半就的入了行。小凤的初夜在十九岁的时候交给了一个表姐口中温和体贴、知根知底的中年汉子,初夜过后,小凤发现原本被自己死死守住的贞操,在失去之后并没有很伤心,就算那个说要好好对待她的男人没过多久就离开了,自己也是毫无感情地转身就去接了其他的客人。几个月后的一次扫黄行动中,小凤及表姐一行人被遣送回了家乡,然而,此时的农村也早已容不下她们。亲人与乡邻异样的眼光,家里严肃的氛围,父母无声的责备,都让她们无地容身。最后,她们还是选择离开家乡,重新回到都市。朋友评价小凤成熟稳重了,变得不像她这个年岁。看着同村从未走出过家乡的李霞,小凤感觉她就像三个月之前的自己,单纯、洁白,自己只较她长一岁,但是经过那几个月中发生的事情,她已经可以骄傲地说,自己长李霞十岁。西美尔在《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中分析卖淫现象时说:一个女孩子第一次出卖自己是为了金钱,是因为贫困、孤立无助、缺少任何道德教育或者罪恶的榜样,当她结束自己的生涯时,又伴随着太多无法描述的不幸。;而像小凤一样,当自己的初夜无关感情而是和金钱挂钩时,初夜带给自己的成长代价是惨重的,这些女孩子感觉自己活在了罪恶感中,自己再也不被家庭接纳,回家;俨然只能是一种空想。

..........................

第二章 渴求亲情家庭伦理中的成长;书写

第一节 从对立到认同:对父亲形象的解读

父亲;这一形象,或者称为父辈;形象,作为父权;和家庭的代表,经常出现在魏微的成长写作相关作品之中。在魏微的成长书写中,经历破裂的亲情是成长的一种方式,而导致亲情破裂的原因多是父亲;这一角色的缺席。魏微成长写作中对父亲;的描绘也经历了从对立到认同的过程,而对其态度也从逃离变成了寻找。

每代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受到父辈的影响,父亲;作为传统家庭权力的代表和精神文化的表征,经常出现在作家对成长的书写中,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父亲;影响着一辈又一辈的作家,但是不同时代中,对父亲;形象的解读出现了不同特点。70 后;作家生活在经济发展、社会变革以及个人意识急速发展的时代,她们急于脱离家庭,实现个人独立。于是不再一味地服从父亲;、歌颂父亲;,而是更加急于地逃离父亲;,甚至否定父亲;。

《父亲来访》是魏微的成长书写中体现父亲;形象的典型小说,她深刻地描绘了女儿和父亲两代人之间的隔膜。父亲想要去看望多年没有回家的女儿,于是写信告知女儿,但是因为不敢面对长大的女儿,只能放弃探访;女儿小玉对父亲来访的态度是极其复杂的,她既担心自己生活的缺陷让几年未见的父亲失望,又期盼着父亲的到来。虽然已经多年未见女儿,但是通过信件的来往,父亲;一直在女儿的生活中有着强大的存在感与压迫感。小玉与家人的信件往来已经持续了多年,她将这些信都保存了下来,分装在了三个不同的纸箱当中,这些信的时间涵盖了她的大学、恋爱和工作,逐渐变成了一种负担。八年来,她躲在这些没完没了的信中受折磨,她的世界里全是信,文字,父亲和母亲。她快要发疯了。;小玉回忆与父亲仅有的一次见面中,自己表述了想要去北京工作的想法,但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父女之间的不同意见,最终以小玉的妥协告终。不过在小玉的一次梦境中,人们又读到了她对父亲逃离的决心。她梦见自己死了,随之自己有了轻快的感觉,接着她梦见了父亲的列车出轨,而这列死亡列车没能将惊恐的父亲带来自己这里,而是去了别的地方。小玉以梦到自己和父亲的死亡,来表现离开父亲的决心,在心理上完成了对父亲的逃离。

.........................

第二节 出走与回归:世界与家庭的碰撞

出走和回归,是游走于世界与家庭之间,其中既包含着对家庭的不舍和对亲情的渴望,同时又有被排斥的忧伤。在碰撞世界之后,成长主人公对世界与家庭有了新的理解,他们或是选择回到家中来依附于家庭这个大环境之中,或者继续走向世界,在其叛逆逐渐消解、明确家庭意义的同时,成长的过程也逐渐完成。

出走,是对家庭不满的一种控诉,或是对经历世界的一种渴望;回归,是对家庭环境的怀念,抑或是对世界磨难的一种逃避,但逃避不是妥协,而是一种别样的智慧。魏微将这种逃离回归;的经历轨迹融入到自己的成长写作之中,并将写作重点放在了成长主人公逃离、回归之间的心路历程和心理发展之上。他们在生命的轨迹之中,突然灵光一闪,开始不受控制的随性而为,但最终又回到了原本的生活轨道之上。成长主人公在逃离之后,或多或少在世界中碰壁,而大部人的回归之路都是不顺利的,许多人都停止在了回归的半途之中。

子慧满怀激情出走大城市,在异乡中苦苦打拼、艰难度日,以求能落稳脚跟,不至于落魄归乡。在外工作的几年中,她从未放下对家乡的牵挂,可是三年,心里的层峦叠嶂,回家己经成了不可想象的事情了。;异乡人加上女性的身份,使子慧在外的生活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最终她还是没能战胜回家的念头,踏上了回乡之路。但当她回到家乡之后,并没有获得父母与相邻的赞许,取而代之的却是乡人的怀疑和排斥。面对自己被认为做妓女的猜疑,子慧想到了自杀,但是小说最终没有让子慧自杀,她几次爬起来,推开窗户,天际有一轮小月亮,她把半截身子探到窗外,试了试,然而这是二楼。她嗅了嗅鼻子,百无聊赖地在屋里走上一圈,后来上了床,睡着了。;她最终还是向现实低了头,选择了继续生活下去。

.........................

第三章 坚守迁徙魏微成长;书写的精神守望................................21

第一节 暧昧与逃离的成长之旅..........................21

第二节 漂泊与回望的价值追寻........................23

第四章 魏微成长;书写的审美追求.........................28

一、小地点微;式成长世界..................28

二、日常生活微;式情景构建...................29

第五章 告别叛逆,消解忧虑魏微与70 后;作家..................39

第一节 成长书写的流变....................39

第二节 忧虑与困惑:70 后;成长书写现状................40

第五章 告别叛逆,消解忧虑魏微与70 后;作家

第一节 成长书写的流变

对成长的书写源于德国,后传入中国,之后在中国有了进一步地发展。

国内学术界公认的成长小说起源于德国的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格里美豪森著的《痴儿西木传》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成长小说意识的作品,歌德的《威廉 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少年维特之烦恼》为这一小说类型的代表。在德国的 18世纪末期,面对国家分裂的局面,人们开始倡导青年将为国争光作为个人的成长与抱负,于是歌德、席勒等人开始在作品中探索生命的意义,在此时期的成长小说中便增加了教育维度;。而真正将教育维度;深入作品的是英国,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即为代表,这些作品中的成长主人公开始不断地审视自我,体现出了教育的目的。20 世纪的美国,吸收了德国和英国成长小说的不同特点,将成长与教育功能结合起来,霍桑最早开始在作品中关心青少年的问题,创作的《红字》对美国成长小说具有开创意义。经历内战之后,美国成长小说迎来了繁荣时期,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以及塞格林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当时的代表作品,不断地呈现多元发展。

..........................

结语

70 后;作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登上文坛,备受瞩目。此时先锋文学势微,于是身体写作;、欲望化叙述;等写作形式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应运而生,部分作家无所顾忌地书写着自己的需求与欲望。魏微作为70 后;作家的一员,作品从日常生活出发,书写着自身的体察与感悟,但同时她也区别于当时的大环境,在 70 年代的美女作家;们用自己的青春书写着欲望、财富、势力时,以其与众不同的叙述格调而独树一帜,这也鲜明地体现在了她的成长;书写之中。

成长是每个生命体必然经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面对着社会发展中由于物欲横流、信仰缺失造成的迷茫感受,魏微企图通过对成长的书写,明确成长其实是一个不断告别叛逆的过程,消解人们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忧虑感受。

参考文献(略)

标签: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