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主页 加入收藏 保存到桌面
当前位置首页论文文学论文八十年代文学中的刘绍棠

八十年代文学中的刘绍棠

斗动星云围观:℉更新时间:2021-12-18 10:53:21

八十年代文学中的刘绍棠

这是一篇文学学校毕业论文,本论文试图理清刘绍棠在 80 年代文学中的活动与轨迹,尽可能地通过历史化的研究视角,呈现对于刘绍棠研究中被忽视或遮蔽的内容,力争丰富和更新人们对于刘绍棠与 80 年代文学的关系的知识。

第一章重放的鲜花;:八十年代初的刘绍棠

1.1归来作家;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一批在五六十年代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作家得到平反,他们以重生者的姿态迅速地汇入 80 年代的文学大潮中,成为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文坛上最为活跃的力量,他们中的多数在‘复出之后,个人的和社会的创伤记忆,很自然地成为这个时期创作取材的中心;3。于是,文坛出现了伤痕;小说、反思;小说等写作潮流。即使同为归来作家;,由于这些作家纠正冤假错案的先后,以及获得新的荣誉和地位的不同,其创作心态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一致;4,归来者;的内部差异表现在文学作品上就是景色各异。王蒙以他与众不同的新疆牧场生活经历向文学界呈现了《布礼》、《夜的眼》、《蝴蝶》、《春之声》等新奇驳杂的作品;22年与农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生活,高晓声写出了有自己故事;的《漏斗户;主》、《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等小说;从维熙以 20 年的大墙;生活经历创作了《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十几部描绘劳改营生活的中篇小说,邓友梅写出了《寻访画儿韩》、《那五》、《烟壶》等京味儿;小说。刘绍棠从 1979 年 1月复出文坛,就陆续发表了《地母》、《含羞草》、《藏珍楼》、《芳草满天涯》、《蛾眉》(1981 年刊出)等十多个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专注于在广阔的生活图景中捕捉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四人帮;猖獗时期,下至农民,上至革命干部、知识分子,乃至归国华侨的生活经历和生命命运,歌颂了在人性惨遭阉割、

................

1.2 八十年代初的香草;:《蒲柳人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文学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民主,自一九七九年春天以来,文艺的百花园中迅猛地先后绽开了一批灿烂的新花中篇小说之花。这批新花,为当前瑰丽多姿、欣欣向荣的百花园地大添异彩;4。全国各地纷纷创办大型文学期刊,刘绍棠的乡土文学作品,受到一些刊物的欢迎和约稿,七九年底我把整理、发表、出版三部长篇小说的工作告一段落,从八 0 年元旦起,扯满了风帆,又在其中小说这条河道上,重新起航了;5。《蒲柳人家》(《十月》1980 年第 3 期)即是刘绍棠在 80 年代中篇小说航道上激起的第一朵浪花。自 1980 年 1 月到 1983 年底,刘绍棠在中篇小说的创作中笔耕不辍,连续发表了28 部中篇小说,集中收录在《刘绍棠中篇小说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 年)、《鹧鸪天》(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瓜棚柳巷》(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3年)、《鱼菱景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 年)、《小荷才露尖尖角》(花城出版社 1984 年)、《蒲柳人家》(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年)和《烟村四五家》(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 年)这七部中篇小说集中。而在这些中篇中,《蒲柳人家》无疑是奠定刘绍棠整个 80 年代小说基调的首发之作。

..............

第二章 开创流派的努力:乡土文学理论及其引发的论争

2.1 刘绍棠乡土文学理论的形成和含义

刘绍棠乡土文学理论的观点主要形成于 80 年代前期,在此期间,他不断在创作实践和文学活动中进行理论观点的提炼和完善,终于在 1985 年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乡土文学理论。其间的过程大致如下:1979 年 4 月,刘绍棠参加团中央召开的座谈会,初步提出建立乡土文学;的主张,他回忆说:(会中)个别青年作家竟认为保尔·柯察金没有典型意义了,要搞‘革命的批判现实主义。在作品中,说几句讽刺话,出几句中国的洋相,就受到表扬,这也是公式化、概念化。搞得有的人想写‘持不同政见的作品,好得诺贝尔文学奖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提出了建立乡土文学;。1980 年夏秋之际,刘绍棠在吉林、河北、湖北等地参观访问,大声疾呼创作乡土文学;,对世界,我们要建立中国的国土文学;在国内,我们要建立各地的乡土文学。我们必须在文学创作中,保持和发扬我们的中国气派和地方特色。;1980 年 11 月,刘绍棠正式将建立乡土文学的主张写成文字,在《建立北京的乡土文学》(《北京文学》1981 年第 1 期)一文中,他基于北京农村主题文学创作的后进态势,认为应该重视北京文学创作中的农产品,提出了建立北京的乡土文学的主张。1981 年 4 月,在《<蒲柳人家>二三事》中,刘绍棠说:乡土文学在我的心目中,就是要坚持现实主义传统,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学的民族风格,保持和发扬强烈的中国气派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描绘农民的历史和时代的命运。;至此,刘绍棠的乡土文学;理论已基本成型。1981 年 9 月至 10 月,文学评论家雷达致信刘绍棠,诚邀刘绍棠共同探讨乡土文学的特色和前途问题。

.................

2.2 乡土文学理论中的资源运用

刘绍棠是新时期有意识地提出乡土文学;主张的作家,也是致力于探索乡土文学理论的第一人。他的乡土文学理论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广泛地吸取和引用各方的资源。刘绍棠虽然在 1957 年发表了一篇使他遭受祸患的论文,但他还是积极学习和践行主流意识形态的文艺精神的文艺工作者,并以这些文艺精神作为其创作的思想指导。1979 年,刘绍棠决心致力于乡土小说时,就从鲁迅处探寻到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渊源,进而提出了当代乡土书写的鲁迅的方向;。在当代乡土写作领域,刘绍棠又敏锐地发现了孙犁文学思想对自己的意义,并将这意义与自身的乡村经验结合,在理论中凸显现实主义和地方特色的重要性。2.2.1 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资源的征用80 年代初期,刘绍棠在建构乡土文学理论的过程中,广泛地吸取意识形态话语中的文艺观点,还撰写了多篇文论,阐明自己对党的文艺思想的学习和感悟,并以此确定了乡土文学理论的指导思想。首先,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重新认识。在刘绍棠来,每一个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更加拥护党的领导,按照党的指引进行创作;。这一主张应该就是对《讲话》中的党的文艺工作,在党的整个革命工作中的位置,是确定了的,摆好了的;是服从党在一定革命时期内所规定的革命任务的;这种文艺路线的认同。刘绍棠还认为,我们的文艺创作,从来不属于私有的个人事业,而是属于党和人民,是社会主义整体事业的一部分;。这正是对《讲话》中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政治。革命文艺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这一思想的新时期的运用。对于坚持现实主义;传统,刘绍棠认为不能对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予以否定,反之还要坚持和发展这种创作方法,这也是他对《讲话》中的文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的认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在 1979 年至 1982 年间,多次召开全国全党的文艺工作会议,历次会议产生的决议和指导思想,都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

第三章 乡土困境中的守持与探索............443.1 刘绍棠乡土文学困境的表现............443.1.1 同道者的缺乏.................44

第四章 刘绍棠与八十年代文学精神的疏离.....................644.1 提倡乡土又不愿呈现乡土的真实情状................644.1.1 对乡土矛盾的呈现浅尝辄止...............644.1.2 对人物精神动向的体察不够深入................66

第三章 乡土困境中的守持与探索

3.1 刘绍棠乡土文学困境的表现

...............

第四章 刘绍棠与八十年代文学精神的疏离

4.1 提倡乡土又不愿呈现乡土的真实情状读来体贴心甜,却是贫穷苦难的乡土;。这是林斤澜对《蒲柳人家》的评价,却也适用于总结刘绍棠 80 年代的创作。70 年代末,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中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创作尤其是乡土文学有力地介入了这一社会改革,刘绍棠平反后常回农村家乡获取创作素材,他的小说中也表现了这种新政策影响的农村生活,但相比于高晓声、乔典运等同时期写乡土的作家,刘绍棠还是浪漫主义化的乡土书写,并没有呈现出乡土真实的矛盾,比如小生产者生存需求的变化和满足,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乡村的权力关系等矛盾。

汪曾祺和邓友梅的小说都来源于强大的文学传统,并且对这些文学传统的理解和承继基本上是准确的。汪曾祺传承的传统文化中的精英士大夫文化、邓友梅重现的北京贵族文化,都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含义的丰富理解,并且通过富有意味的文笔呈现了传统文化无尽的魅力。说刘绍棠在 80 年代对民族文化的倡导远强烈于这二人,但在具体的小说创作中,却并没能顺着时代的呼声,传达出传统文化中生命力强盛的一面的魅力。

参考文献(略)

标签: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