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主页 加入收藏 保存到桌面
当前位置首页论文文学论文论蒋景缄文学创作的“新”与“变”

论蒋景缄文学创作的“新”与“变”

苍穹龙骑围观:℉更新时间:2021-12-18 11:16:04

论蒋景缄文学创作的“新”与“变”

这是一篇文学论文,本文主要从内在探究蒋景缄小说叙述模式的转变,分别从叙述视角的转换、叙述时间的打破以及情节结构的削弱三方面进行分析。

1 绪论

1.1 学术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现状

目前,学术界对蒋景缄文学创作的研究成果可谓微乎其微;。但是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立足于清末民初的文学背景之下,对其文学创作进行研究。因此,笔者对清末民初的文学史和小说史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特别是小说史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

1.国内研究现状

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对于学术界对清末民初涉及文学史和小说史的研究,笔者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前期。这一阶段对晚清文学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 30、40 年代的晚清理论家对晚清文学进行研究。1939 年陈子展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此书将晚清作为现代文学的开端进行书写,认为晚清文学从类型、主题皆是倡导一种文学的现代性。但自此以后,中国文学界依然还是将开端定位于五四;,晚清则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尾声,以 近代文学;的身份写进文学史当中,并且始终作为一个独立的身份存在于文学史当中。虽然如此,但也不乏很多学者对晚清文学倾注热情,仍然有许多学者热爱于晚清文学的研究,特别是晚清小说的研究。阿英的《晚清小说史》(原出版于 1937 年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因目前找不到,只能参阅 1989 年的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虽然这部著作并未记载蒋景缄的一部作品,但是这部学术著作却是不可忽视的。此著作系统地介绍晚清小说的概况及其晚清社会概观,结合晚清社会的时代背景,对重要的作家、作品给予了客观及中肯的评价,从小说的各类主题证明了晚清小说的重要性。

第二阶段: 建国 80 年代以后的相关研究。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这一阶段对晚清文学的研究更加系统与全面,不再单单将晚清文学作为近代文学;的身份而孤立的存在,学术界有意将其纳入到近现代文学的整体研究当中。

......................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1.2.1 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拟采用文献分析法、分类研究法、文本分析法相结合。

第一,文献分析法主要是对本文的写作中涉及到大量晚清、民国期刊报纸,以及书局所发行的单行本进行收集,并且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梳理,以得出较为翔实的材料证据。

第二,分类研究法是对收集到的蒋景缄的资料进行分析、梳理的基础上,对蒋景缄的作品按类型进行分类研究。

第三,文本分析法是指将蒋景缄的小说创作从主题、内容、叙述手法上进行仔细分析。

1.2.2 研究思路

本文的第一章探究蒋景缄文学创作的时代语境及个人选择,主要从清末民初文学史出发,分析蒋景缄所处时代的小说观念的转变:即小说由小道;向大道;进行转变,小说创作由向西方文学借鉴到中西文学互相融合。而这一章要重点把握的是,在清末民初小说观念的转变下,探寻蒋景缄的文学创作的选择观。发现蒋景缄是由一位报人转变成为一位职业文人,以及蒋景缄在文学创作中对新;与变;的追求。

第二章探究蒋景缄文学创作与主题类型的新;。首先,分析蒋景缄文学创作中出现的新;标签,从空间场景、器物表征以及人物设定三方面来阐述;其次,突出文本四个方面的新;主题:即提倡女权的新;主张;侠女英雄的新;色彩;戏剧式写实主义的新;开创;以及科技狂想新;图景。

第三章探究蒋景缄文学创作叙述模式的变;,主要论述小说中叙述模式的转变,从叙述视角、叙述时间以及情节结构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蒋景缄在创作作品中时常运用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进行叙述;运用倒装、插叙、补叙进行时间的转换;运用景物描绘、心理描绘削弱小说的故事情节。

........................

2 蒋景缄文学创作的时代语境及个人选择

2.1 蒋景缄所处时代的小说观念

中国古典通俗小说由于各种原因,总是被排除在中国正统文学史之外。这种歧视的眼光,使小说一直处于小道;的意识中。就连作者自己也瞧不起自己创作的小说,认为是糊口而为之。直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小说才被视为启蒙;、救世;的工具而得到大大重视。归咎其被重视的原因,无非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晚清政府面临颠覆的危机,一部分知识分子决定从西方找寻解救中国的路子;二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自愿接受西方文化知识,从政治意义上,认清了小说的重要性。究其根本,后者更为重要。不管是为了向西方学习,还是为了抨击清政府,原因皆是为救国;。中国的小说观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就开始逐渐发生改变,即世人对小说的看法由小道;向大道;探寻;从对西方借鉴到中西融合。2.1.1 由小道;向大道;探寻

中国古典小说一直被世人,特别是旧文人所鄙视,认为小说是小道;。直到 1894 年甲午战争爆发,清朝面临倾覆的危机,这时维新派知识分子便意识到时局的严重性,他们强烈要求进行变革,一场以西学;为参照的思想启蒙运动由此发生。在变革的过程中,小说因其通俗的审美性而被维新知识分子视为启蒙的重要工具;,这时的小说仍然以文以载道;的思想观念为主,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文学观念。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里的文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文;是道;的附庸,文;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依附道;才有了地位,因此,此时的小说当然是为政治而服务,作为政治的启蒙的工具而存在,即政治的宣传工具。由此而来,文人对小说的观念也相对有所改变,同时出现了大批阐述小说重要性的理论文章。

...........................

2.2 蒋景缄的文学选择

蒋景缄并非一开始就是一位职业文人,就像晚清许多职业文人最开始的身份一样。当时报刊杂志日益繁荣,早在小说界革命;之前,就有大批职业文人从事过报人的行业,他们大多依靠报刊编辑谋生,甚至还有许多有识之士自己创办报刊。本文研究对象蒋景缄,同样也是由一个报人转变成一个职业文人。在蒋景缄转变成职业文人的过程中,身处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复杂的阶段,社会又将给他的创作带来什么影响?他又有着怎样的文学追求?这是本节所要探求的。

2.2.1 由报人作家转变成职业文人

特殊的晚清时期,造成许多职业文人最开始都是从事报人的职业。作为晚清文人的蒋景缄同样是由报人作家转变成为职业文人。由于晚清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个最繁荣的时代。;小说得益于受众的广泛,加之小说具有启蒙的作用,因此,小说在市场中便占有了一席之地。探究造成这一繁荣的原因之一便是印刷事业的发达,使得印刷没有以前刻书那样困难。也正因如此,报刊空前繁荣,许多有识之士都纷纷创办报刊来进行小说刊载。

据陈平原统计的中国早期印刷报刊数显示,在晚清时期创办的报纸占报刊的一大半,其中 1815 年到 1861 年总共才发行 8 种报刊,直到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自办的报刊才大量出现。据数据所计,从 1886 年到 1911 年间,总共发行了 702种报刊。到 1921 年全国已有报刊 1104 种。;[2]也正因为报业如此的兴盛,才出现了报人这样一种职业。报人主要是指随之出现的从事报刊编辑、发行的一类人,他们主要是由知识分子担任,并且他们是社会转型极具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辐射力的一个群体。但后来随着报刊上发表的小说越来越多,加之 1908 年清王朝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给予臣民言论、著作、出版等的自由。以及随后辛亥革命颁布的《临时约法》也规定着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之自由;。从而带动了清末民初小说市场不断拓展,于是便出现了一大批专门撰写小说的职业文人。又由于职业文人的增多,遂引起出版社对版权的重视,从而上书学部要求出台相关政策。而政府的相应措施更加为小说家的专业化提供了关键性条件,使职业文人创作在法律上得到了保障,从而促成了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形成。

...........................3 蒋景缄文学创作与主题类型的新;................22

3.1 新;标签的出现.......................22

3.1.1 空间场景的呈现...................22

3.1.2 器物的表征...................24

4 蒋景缄文学创作叙述模式的变;........................42

4.1 叙述视角的转变..............................42

4.2 顺序时间的打破...................................44

5 蒋景缄文学创作观对近现代文学转型的贡献........................49

5.1 呼应了新小说;的创作宗旨..................49

5.2 契合了近现代小说的发展进程...........52

5 蒋景缄文学创作观对近现代文学转型的贡献

5.1 呼应了新小说;的创作宗旨

.....................

6 结语

本文结合清末民初时期的文学观念,对蒋景缄的创作作品进行研究,探究在蒋景缄的文学创作所追求的一种求新;与求变;的文学观。以及分析他文学创作中的求新;与求变;的具体表现,从而挖掘出蒋景缄的文学创作对近现代文学转型的贡献。

当时蒋景缄的创作正处于清末民初一个极为错综复杂的历史阶段,中国政权结构的巨大变化,随之带来的中西文化价值的碰撞,从而发展成为从政治体制到文化上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特别是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的发表,更是将小说的地位大大地提升上去,并且梁启超大力提倡向西方文学学习。本文就蒋景缄所处时代的小说观念进行分析,发现晚清时期的小说已经开始由小道;向大道;进行探寻;由借鉴西方向中西融合进行转变。正是由于小说观念的这种变化才影响了蒋景缄的文学选择,即由报人转变为职业文人。作为报人的蒋景缄努力开拓小说市场,提高小说地位,不仅办过报纸,也与文明书局、小说林社都有亲密的关系,从这一层面上做足了他成为一位职业文人的准备。而在文学创作中也实践着他由中国传统文学走向对新;与变;的文学追求。

参考文献(略)

标签:理论文章